[發明專利]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5832.6 | 申請日: | 2013-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7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白江波;熊峻江;陳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70/34 | 分類號: | B29C70/3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順榮;唐愛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維 增強 樹脂 復合材料 豆莢 型管件 整體 成型 方法 | ||
1.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按照設計的鋪層方案將預浸料鋪覆在兩片相同的上陰模和下陰模上;
步驟二、預浸料鋪覆完畢后,將帶有鋪覆好預浸料的上陰模和下陰模對裝配合并鎖緊,上陰模和下陰模的水平面之間放置墊片,用于控制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連接邊預浸料的壓實程度,再鎖緊;
步驟三、上陰模和下陰模上裝配完畢之后,將氣囊通入兩個帶有鋪覆好預浸料的上陰模和下陰模經裝配之后所形成的空腔之內,通過氣囊對緊貼模具的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中間弧段的預浸料進行加壓,壓力范圍應在0.1~0.8MPa之間;
步驟四、按照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所用預浸料的固化工藝規程進行升溫固化;
步驟五、固化完畢后冷卻至室溫之后打開模具,最終得到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設計的鋪層方案”通常是均衡對稱的鋪層方案,具體的鋪層層數、鋪層角度和鋪層比例要根據需要實現的指標進行設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上陰模和下陰模”是指與纖維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形狀相匹配的凹形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預浸料”是指使用樹脂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浸漬纖維布,制成樹脂與纖維布的組合體,是制造復合材料的中間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預浸料”的纖維布是碳纖維、玻璃纖維、Kevlar纖維、硼纖維和植物纖維中的一種,“預浸料”的樹脂是環氧樹脂、聚酰亞胺、熱塑性聚氨酯、聚酰胺、聚苯硫醚、聚芳醚酮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連接邊”是指纖維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水平邊,纖維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兩個半片通過連接邊連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墊片”用來調整兩片陰模之間的距離,進而控制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連接邊預浸料的壓實程度,墊片厚度越小,模具對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連接預浸料邊的壓緊力越大,為保證連接邊的連接質量,該壓緊力的范圍應控制在0.1~0.8MPa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的“中間弧段”,是指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中間圓弧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豆莢型管件的整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的“固化工藝規程”是指對預浸料在整個固化過程中相關工藝參數的規定,每種型號的預浸料都對應有與之相匹配的固化工藝規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583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梯安全應急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治療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