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與合成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25590.0 | 申請日: | 2013-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2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放;陸瑤;馬慧瑩;丁戈;李紅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51/24 | 分類號: | C07C251/24;C07C249/02;C08F2/4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位上含單 羥基 胺基 片段 苯乙烯 紫外 光敏劑 合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光敏劑領域,特別是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與合成。
背景技術
目前,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在材料科學、生物醫學、化學工程中得以廣泛地應用,其中絕大多數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的最大波長或者位于290nm以下,或者位于380nm以上。由于近紫外光敏劑的化學構成難以調控,導致最大吸收波長位于290nm~330nm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不多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而合成一類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
本發明涉及的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其化學通式為:
其結構式中R1、R2為H或OCH3,R3、R4為H或OH。
上述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的合成方法如下:
首先,將含2-胺基-二苯乙烯類衍生物與2-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加入三口玻璃瓶瓶中,2-胺基-二苯乙烯類衍生物與2-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的摩爾量比為1:1,以乙醇為溶劑,其體積為2-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體積的30~60倍,常溫磁力攪拌10個小時后結束反應;
然后,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物經減壓旋干得到粗產物,以環己烷為洗脫劑,用硅膠色譜柱分離,得到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
反應方程式:
其中結構式中R1、R2代表:H或OCH3;R3、R4代表:H或OH。
通過上述步驟所制備的2位上含單羥基-亞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類近紫外光敏劑經紫外-可見光譜儀測試,測得其在近紫外光區290nm~330nm具有良好的吸收。
附圖說明
圖1.實施例1中的2-(2”-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譜圖(1H-NMR);
圖2.實施例2中的2-(4”-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譜圖(1H-NMR);
圖3.實施例3中的2-(2”-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譜圖(1H-NMR);
圖4.實施例4中的2-(4”-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譜圖(1H-NMR);
圖5.實施例1中的2-(2”-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圖6.實施例2中的2-(4”-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圖7.實施例3中的2-(2”-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見光譜。
圖8.實施例4中的2-(4”-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見光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2-(2”-羥基-苯基-甲基-亞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55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固定化頭孢菌素C酰化酶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鮮切胡蘿卜的保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