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結構及顯示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23428.5 | 申請日: | 2013-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4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立昌;吳仲佑;李宏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聚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 | 分類號: | G09G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須一平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東***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結構 顯示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結構及顯示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解析度高的顯示結構及顯示器。
背景技術
參閱圖1,目前的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包括一塊印刷電路板(PCB)11、多數個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11頂面且成陣列排列的發光二極管元件12,及多數個連接該印刷電路板底面的驅動電路元件13。
該印刷電路板11具有一塊絕緣的板本體111,及多個布設在該板本體111且電連接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及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的傳輸電路112。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成陣列排列地設置在該板本體111的頂面,每一發光二極管元件12包括至少一個與其中的一傳輸電路112電連接的發光二極管晶片121,及一封裝該發光二極管晶片121的發光二極管封裝件122。每一傳輸電路112電連接兩個相鄰的發光二極管元件12,又,因該板本體111需供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與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設置,所以該板本體111本身也具備承載的功用。
每一個驅動電路元件13具有一個半導體晶片131,及一個封裝該半導體晶片131并具有多數個對外電連接用的接腳(pin)133的驅動電路封裝件132。每一驅動電路元件13連接在該印刷電路板11上,并通過這些接腳133與這些傳輸電路112對應電連接,而供該半導體晶片131與這些傳輸電路112對應電連接。
當外界的電能與電信號自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的接腳133經該傳輸電路112至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時,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接受電能及電信號而發出預定亮度的光。若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包括多個分別在接受電能時發出不同波長范圍的光且彼此電連接的發光二極管晶片121時,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還可受電信號的控制而分別調整這些發光二極管晶片121的光亮度,進而混合發出預定色彩的混光,且每一發光二極管元件12代表一像素,而使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的光相配合而形成一個對外發出預定影像。
其中,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的半導體晶片131的制作過程是先在一個半導體圓片上,通過重復微影、薄膜沉積、蝕刻及擴散等集成電路制程,而形成多數個間隔排列的半導體晶片131,且每一半導體晶片131等效成為一個獨立的驅動集成電路,再切割該半導體圓片而使這些半導體晶片131分離;接著,以該驅動電路封裝件132封裝每一個半導體晶片131,而完成該驅動電路元件13的制作。此外,這些傳輸電路112也是在該印刷電路板上經過重復微影及蝕刻步驟而形成。因此,當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與該印刷電路板11連接時,每一驅動電路元件13的接腳133需精確地對準欲連接的傳輸電路112,才能供電流順利導通。
雖然,將目前發光二極管顯示器輕薄化為積極發展的目標,但由于目前的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是分別先封裝每個驅動電路元件13與每個發光二極管元件12,再在該印刷電路板11形成這些驅動電路112,最后,再組裝這些元件12、13,封裝過程極為繁復。且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整體的厚度必為發光二極管元件12、印刷電路板11,及驅動電路元件13厚度的總合,而無法再有效地薄化整體的厚度。
再者,目前的發光二極管顯示器的解析度需要不斷提升,所以每一單位面積需有更多的像素(也就是發光二極管元件12),則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必須更緊密地排列,使兩個相鄰的發光二極管元件12的間距(pitch)更小,才能供發光二極管顯示器表現出更細致的影像。然而,當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12的間距微縮時,該印刷電路板11的傳輸電路112與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的接腳133也需相對應地縮小尺寸,而提升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對準并連接這些傳輸電路112的困難度,造成分別焊接這些傳輸電路112與這些驅動電路元件13的失敗率增加,導致發光二極管顯示器無法有效地動作及產生預定影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析度高而可產生細致影像的顯示結構。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析度高而可產生細致影像的顯示器。
于是,本發明顯示結構,在接受電能及電信號時直接發光并產生預定影像,包含一個晶片本體,及多數個發光二極管元件。
該晶片本體包括一個半導體材料構成的基底、多數個成陣列排列地形成在該基底的驅動電路,及多數個與這些驅動電路同步形成在該基底且電連接兩個相鄰驅動電路而用以傳送外界電能與電信號至這些驅動電路的傳輸電路。
這些發光二極管元件成陣列排列地設置在該晶片本體并對應連接這些驅動電路,當任一驅動電路接受該傳輸電路傳送的電信號時,對應連接該驅動電路的發光二極管元件受控制發光而產生預定影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聚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聚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34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