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終端協作通信的方法和用戶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2134.0 | 申請日: | 2013-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94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陳大庚;王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20 | 分類號: | H04W48/20;H04W72/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戶終端 目標數據 信號質量參數 協作 支撐 控制指令 協作通信 質量增量 終端 用戶終端廣播 協作傳輸 業務數據 有效增量 指示執行 服務 發送 返回 退出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終端協作通信的方法,包括受益用戶終端廣播協作傳輸目標數據的協作請求,并接收每個接收到所述協作請求的支撐用戶終端返回的所述目標數據的信號質量參數;所述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每個支撐用戶終端對應的信號質量參數分別計算所述目標數據的服務質量增量;所述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服務質量增量向對應的支撐用戶終端發送參與協作或退出協作的控制指令,以使支撐用戶終端根據控制指令的指示執行相應的操作。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用戶終端。采用本發明,能有效增量終端的業務數據的服務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終端協作通信的方法和用戶終端。
背景技術
通過終端共享天線,協作通信從而實現(虛擬)天線數量的增加,打破以上幾個限制,改善和提升系統性能。一方面,通過終端間的協作,可以有效提升終端側可以利用的空間維度,提升系統容量。另一方面,通過終端間的協作,可以有效抑制來自鄰近終端的干擾,提升傳輸質量。與網絡側協作傳輸不同的是,終端節點間沒有高速的光纖或者其他專用傳輸鏈路完成共享信息的交互。通常終端節點間的信息共享需要通過空口鏈路完成信息傳輸。目前包括3GPP在內的主要標準化組織已經啟動了終端間直接通信(Device-to-DeviceD2D)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
實現該用戶協作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是當受益用戶終端有業務需求時,通過信令交互和周圍的UE建立協作網絡,即尋找支撐用戶終端。假設受益用戶終端周圍有若干個支撐用戶終端具有參與協作的意愿,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支撐用戶終端和基站之間的鏈路狀態確定參與通信協作的支撐用戶終端,當支撐用戶終端于所服務的基站較遠時,支撐用戶終端為受益用戶終端進行通信協作時無法改善受益用戶終端的業務數據的服務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終端協作通信的方法和用戶終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終端協作通信的方法,包括:
受益用戶終端廣播協作傳輸目標數據的協作請求,并接收每個接收到所述協作請求的支撐用戶終端返回的所述目標數據的信號質量參數;
所述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每個支撐用戶終端對應的信號質量參數分別計算所述目標數據的服務質量增量;
所述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服務質量增量向對應的支撐用戶終端發送參與協作或退出協作的控制指令,以使支撐用戶終端根據控制指令的指示執行相應的操作。
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每個支撐用戶終端對應的信號質量參數分別計算所述目標數據的服務質量增量的步驟包括:
所述受益用戶終端將每個支撐用戶終端對應的信號質量參數進行降序排列;
所述受益用戶終端計算前預定數量的信號質量參數分別得到支撐用戶終端對應的服務質量增量。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受益用戶終端根據服務質量增量向對應的支撐用戶終端發送參與協作或退出協作的控制指令的步驟包括:
所述受益用戶終端判斷服務質量增量是否大于預置的協作門限,若為是,向該服務質量增量對應的支撐用戶終端發送參與協作的控制指令,若為否,向該服務質量增量對應的支撐用戶終端發送退出協作的控制指令。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和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信號質量參數包括:支撐用戶終端上所述目標數據的信號強度、干擾強度、信噪比SNR和信干噪比SINR中的一種或多種。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受益用戶終端為MRC接收機,所述受益用戶終端廣播協作傳輸目標數據的協作請求,并接收每個接收到所述協作請求的支撐用戶終端返回的所述目標數據的信號質量參數的步驟中,信號質量參數為所述目標數據的信號強度和干擾加噪聲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21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