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超分子骨架型磁性脂質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19576.X | 申請日: | 2013-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6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茍國敬;黃潔;徐淑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127 | 分類號: | A61K9/127;A61K31/513;A61K47/4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寧夏專利服務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 地址: | 750004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右旋糖酐 mldh 嘧啶 分子 骨架 磁性 脂質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現代給藥系統及其制劑開發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超分子給藥系統DMF為核心骨架的磁性脂質體DMFL,適宜抗癌藥物磁靶向化療所需磁性脂質體的加工生產。
背景技術
氟尿嘧啶是一種廣譜抗腫瘤藥物,常用于消化道腫瘤、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的治療,但氟尿嘧啶原藥及普通注射劑的生物半衰期短、消除快,并存在強烈的胃腸道反應與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脂質體是一種與細胞膜結構相似的磷脂雙分子層微囊體,具有緩釋、低毒、生物相容、藥物可溶性好等優點,還有靶向改造與綜合加工的可能,因此,成為近年新型給藥系統的研究熱點。傳統靶向脂質體可經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攝取,通過生理過程優勢轉運至肝、脾等器官,而對其他組織器官的靶向難度大、效率低。磁性脂質體能借助外磁場牽引將藥物轉運至磁靶向組織,提高療效;但傳統的磁性脂質體主要用類脂材料包裹藥物及Fe3O4納米粒的方法制成,有網狀內皮組織系統被動靶向及Fe3O4血管沉積等缺陷。Fe3O4、藥物與類脂分子間缺乏內部結合及理想的囊內空間分布,相界面處于亞穩定態,因此,受磁場干預時囊內Fe3O4納米粒的磁響應容易撕裂類脂囊壁,導致藥物泄露、Fe3O4沉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超分子骨架型磁性脂質體,通過將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固相系統轉化為適宜注射的穩定磁性脂質體,通過類脂囊泡有效降低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DMF)納米粒的聚集度、提高生理環境下的流動性,依靠MLDH層板、DET復合層及磷脂雙分子層的三級保護,進一步提高系統的藥物控釋性能、降低氟尿嘧啶對非靶向組織的藥物毒性,整合DMF磁靶向-緩控釋作用與脂質體的雙重優勢,提高靶向緩釋化療效果,為惡性腫瘤的治療提供制劑支持技術。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超分子骨架型磁性脂質體,其特征在于該脂質體是以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為載藥體,以大豆卵磷脂和膽固醇為原料,按下列處方、用逆向蒸發法制備而成:
所述脂質體原料的理想配比為:
所述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載藥體為氟尿嘧啶含量在20-40%之間的磁性粉末,采用共沉淀插層-原位復合-溶劑轉換法合成。
所述逆向蒸發法工藝步驟為:
1)首先將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載藥體研磨成粉,過120目篩網,加入雙蒸水,然后置于超聲水浴上超聲分散10–20min,制成均勻的水懸液;
2)將卵磷脂和膽固醇加入到氯仿中溶解均勻,然后轉移至旋轉蒸發儀,在30–60℃水浴條件下旋轉蒸發1h,揮干氯仿,制成干燥的磷脂薄膜;
3)用少量氯仿溶解薄膜,置于超聲水浴上20–30min,然后將右旋糖酐-MLDH-氟尿嘧啶水懸液逐滴加入到磷脂薄膜溶液中,封閉瓶口、超聲乳化10-20min,制成均勻乳劑;
4)將乳劑轉移到旋轉蒸發儀上,在30–60℃水浴條件下旋轉蒸發2h,除去氯仿,即得DMFL。
所述逆向蒸發法的超聲功率80-90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醫科大學,未經寧夏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95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患者升降臺
- 下一篇:長效IL-1受體拮抗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