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17858.6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1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葉夕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羅縣精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46 | 分類號: | H05K3/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61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硬 結合 線路板 外形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軟硬結合線路板生產工藝流程是:
按要求尺寸裁好軟板基材,硬板基材,粘接膠。
將硬板內層線路做好,軟板內層線路做好,并壓好內層保護膜。
疊合軟、硬板基材并層壓;做好外層相關的流程至外型。
傳統的外形加工方式有兩種:一種用模具沖切外型;一種用鑼板機鑼外型。
第一種,用模具沖切,對于硬板來說,外型邊緣不整齊,有FR4碎屑,容易造成油墨分層和外型FR4裂紋;
第二種,用鑼板機鑼外型,鑼到硬板上的一面平整。但軟板的一面會形成毛絲,不整齊,甚至軟板區域有撕裂現象。
傳統方法生產的軟硬結合線路板中軟板和硬板至少有一個外形邊緣品質較低,進而導致整個軟硬線路板品質交底。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提高產品品質的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
一種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根據預設尺寸參數,利用激光機燒切軟硬結合線路板上的軟板,
根據所述預設尺寸參數,利用鑼板機鑼所述軟硬結合線路板上的硬板。
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激光機燒切深度大于所述軟板的厚度。
上述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利用激光機和鑼板機配合,先后進行軟板的燒切以及硬板的鑼板,結合了兩種設備對不同線路板的切割優勢,從而使得最終加工的軟硬結合線路板的外形光滑、平整、整齊、無撕裂,提高了軟硬結合線路板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前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軟硬線路板的軟板外形加工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的軟硬線路板的硬板外形加工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軟硬結合線路板前期制造過程如下:
先將軟板、硬板、粘接膠按尺寸下料;→按要求做好內層線路;→壓好內層保護膜,疊合硬板壓合基材;→鉆孔、沉鍍銅,做外層線路;→疊壓軟板保護膜,做好硬板油墨;→表面處理。后續則為外形加工工序。
如圖1所示,軟硬結合線路板10包括貼合連接的軟板101和硬板102。
如圖2所示,其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01,根據預設尺寸參數,利用激光機燒切軟硬結合線路板上的軟板。
此步驟中,激光剛好把軟板燒切斷為佳,也可燒切掉部分硬板。這樣可以保證軟板外型邊緣無撕裂、平整、整齊。
如圖3所示,其為圖1所示的軟硬線路板10的軟板101外形加工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此時軟板101被平整切斷,形成燒切凹槽105,圖3中,由于控制到剛好燒切斷軟板101在控制上相對困難,故激光燒切時,燒切掉少許硬板102。即激光機燒切深度大于軟板的厚度。
步驟S202,根據所述預設尺寸參數,利用鑼板機鑼所述軟硬結合線路板上的硬板。
鑼板機鑼得的硬板外型無碎屑、光滑。如圖4所示,其為圖3所示的軟硬線路板10的硬板102外形加工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4中,硬板102鑼板后形成鑼孔106,鑼孔106一側邊與燒切凹槽105平齊,使得鑼出的硬板102的外形輪廓與軟板101燒切后的外形輪廓平齊上。
上述軟硬結合線路板外形加工方法利用激光機和鑼板機配合,先后進行軟板的燒切以及硬板的鑼板,結合了兩種設備對不同線路板的切割優勢,從而使得最終加工的軟硬結合線路板的外形光滑、平整、整齊、無撕裂,提高了軟硬結合線路板的品質。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羅縣精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博羅縣精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78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