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防治鴕鳥沙門氏菌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16982.0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67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元軍英;要瑞麗;裴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佳瑞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8 | 分類號: | A61K36/78;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楊慧玲 |
| 地址: | 30038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鴕鳥 沙門氏菌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種防治鴕鳥沙門氏菌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鴕鳥沙門氏菌病是重要的蛋媒菌病之一。沙門氏菌對卵泡具有親嗜性,經蛋垂直傳播是最主要的途徑,在孵化時可引起比較敏感的雛鴕鳥群大批死亡。
種鳥感染后一般不出現外表癥狀,但可長期帶菌,受污染的種蛋在孵化的后期多出現死胎,有的啄殼后死亡,且在出殼后的兩周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常見于第6天和第10天之間;胚胎在孵化器內死亡或雛鴕鳥在孵化后幾天內發(fā)病死亡也是經蛋感染或在孵化器內感染引起。鴕鳥沙門氏菌還會引起鴕鳥發(fā)生肝炎和腸炎(常常發(fā)現鴕鳥纖維素性漿膜炎、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和結腸炎),患病鴕鳥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廢絕等。病雛臨床表現常為羽毛不整,精神萎頓,有的排有綠色或白色糞便,個別鳥糞便附著于肛門附近,形成“粘肛”,或在取暖,紅外線烤燈等下打堆,病程稍長就產生虛弱、消瘦、脫水。育雛舍和出雛器中的蛋殼內,有白色分泌物和特異氣味。
目前實踐中常應用磺胺類藥物、抗生素、呋喃類藥物對鴕鳥沙門氏菌病防治,但效果不明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高效、配伍合理、無耐藥性、療效顯著的防治鴕鳥沙門氏菌病的中藥組合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治鴕鳥沙門氏菌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下述重量份的中藥原料:
優(yōu)選的,其各原料的重量份是:
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可以制備成含有或不含有藥用輔料的各種常規(guī)中藥口服藥物制劑形式。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治鴕鳥沙門氏菌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上述配比分別稱取各原料藥材,各自單獨粉碎,混勻,即得。
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發(fā)明采用中草藥方劑,對腸道多種疾病的致病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還有補氣、補肝腎,可以抑制抑菌藥的寒涼性,增強機體的抗病力的作用。
2.長期使用中草藥劑不產生耐藥性,且無藥物殘留。
3.應用中草藥對鴕鳥沙門氏菌病進行防治后,孵化率由原來的85%提高到現在的96%,雛鳥的成活率由原來的74.6%提高到現在的85.3%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中所用各種中藥原料均可從市面購買。
實施例1
1、處方組成
魚腥草25g、黨參25g、黃芩25g、黃柏20g、蒲公英20g、淫羊藿20g、肉桂20g、防風20g、貫眾15g、艾葉15g、甘草15g。
2、制備方法
稱取處方配比的各原料藥材,用中藥粉碎機各自單獨粉碎,均勻混合,得該中藥組合物。將此組合物按5%的比例添加于鴕鳥的飼料中。
實施例2
1、處方組成
魚腥草55g、黨參50g、黃芩50g、黃柏45g、蒲公英45g、淫羊藿45g、肉桂30g、防風30g、貫眾30g、艾葉25g、甘草25g。
2、制備方法
本實施例制備方法的步驟同于實施例1。
實施例3
1、處方組成
魚腥草45g、黨參45g、黃芩40g、黃柏35g、蒲公英35g、淫羊藿35g、肉桂30g、防風30g、貫眾30g、艾葉25g、甘草30g。
2、制備方法
本實施例制備方法的步驟同于實施例1。
實驗例1
某鴕鳥實驗場存養(yǎng)鴕鳥320只,其中種鳥120只,近兩年有2只種鳥感染沙門氏菌病,22只雛鳥因沙門氏菌病而死亡。
一、臨床癥狀:剖檢啄殼后死亡的鳥胎4只,7日齡的雛鳥7只,14日齡的雛鳥11只。其中主要變化為:臍帶炎、臍孔閉合不全,卵黃吸收不良,外觀呈黃綠色,內容物稀薄;肝臟腫大,質脆,有的呈條紋狀出血,有的呈灰白色,甚至整個泥黃色的壞死灶;脾臟腫大,充血、出血;腎臟淤血;腸道有出血性炎癥。
二、診斷: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初診為鴕鳥沙門氏菌病,進一步進行實驗室細菌分離鑒定。
1.鏡檢:取病死鴕鳥的肝臟涂片,染色,鏡檢發(fā)現兩端稍圓的細桿菌,革蘭氏染色呈陰性。
2.細菌分離培養(yǎng):將病死鴕鳥肝臟接種于麥康凱培養(yǎng)基,經37℃,24小時培養(yǎng),出現圓形菌落,直徑不同,一般為1-2毫米,呈分散狀,細小光滑,均一完整,隆起濕潤,無色透明,邊緣整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佳瑞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佳瑞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69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木魚石粉的保健茶葉
- 下一篇:焦爐停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