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釤鈷磁粉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16974.6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3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于濂清;王清清;韓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H01F1/055 | 分類號: | H01F1/055;H01F1/06;C22C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釤鈷磁粉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釤鈷磁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稀土釤鈷永磁體具有獨特的磁性能,被廣泛用于電子、儀表及航天等工業,代替鐵氧體或AlNiCo后,能節約能源,縮小體積,減輕重量,提高極限磁通密度。釤鈷永磁材料主要用于永磁微特電機,在高溫、高真空等特殊環境下,釤鈷永磁電機的應用占主導地位,用釤鈷磁體制得的電機小而輕、精確、又易控制,而且材料成本可行,可用于要求精密加工控制的機床。此外移動通信系統第三代手機中的磁環電聲器件中的應用,高檔話筒、助聽器、拾音器、微型揚聲器等電聲器件均離不開高性能釤鈷永磁。
釤鈷依據成份的不同分為SmCo5和Sm2Co17,分別為笫一代和笫二代稀土永磁材料。由于其原材料十分稀缺,價格昂貴而使其發展受到限制。釤鈷作為第二代稀土永磁體,不但有著較高的磁能積(14-28MGOe)和可靠的矯頑力,而且在稀土永磁系列中表現出良好的溫度特性。與釹鐵硼相比,釤鈷更適合工作在高溫環境中(>200℃)。
本發明制備得到的磁性粉末顆粒尺寸可控,初始反應物利用率高,得到的釤鈷磁性粉末磁性能較高,該磁性粉末可以作為燒結釤鈷磁粉,也可以作為粘結釤鈷磁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釤鈷磁粉的制備方法。
它的步驟為:
1)將硝酸釤、硝酸鈷、金屬M的硝酸鹽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其中元素釤、鈷、金屬M的比例按釤鈷磁粉的成分配比添加,硝酸根濃度控制在0.5-10mol/L,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濃度控制在0.01-1mol/L,均勻攪拌混合;
2)將上述混合溶液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7-12后,放入反應釜中,加熱至100-250℃保溫1-10小時,得到沉淀物;
3)將沉淀物用去離子水清洗3次,乙醇清洗2次后,放入烘箱中,溫度為70-120℃,保溫0.5-10小時得到粉末;
4)將粉末在氫氣氣氛下400-800℃還原處理0.1-3h;
5)然后將上述粉末與鈣粉均勻混合,鈣粉所占質量分數為5-40%,在真空管式爐內進行還原熱處理0.5-4小時,溫度為600-1000℃,然后用1-10%的醋酸和水反復清洗3-5次,真空干燥后得到釤鈷粉末。
所述的釤鈷磁粉的成分配比為SmxCoyM100-x-y(質量百分數),其中2≤x≤50,30≤y≤98。
所述的金屬M為Dy、Tb、Nb、Fe、Ga、Zr、Mn、Cr、Ti、Ni、Al、Gd、Cu元素中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
所述的釤鈷磁性粉末尺寸在0.1-50μm。
所述的釤鈷粉末可以作為燒結釤鈷磁粉,也可以作為粘結釤鈷磁粉。
本發明制備得到的磁性粉末顆粒尺寸可控,初始反應物利用率高,磁性能較高,該磁性粉末可以作為燒結釤鈷磁粉,也可以作為粘結釤鈷磁粉。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制備得到的磁性粉末顆粒尺寸可控,初始反應物利用率高,磁性能較高,該磁性粉末可以作為燒結釤鈷磁粉,也可以作為粘結釤鈷磁粉。
本發明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硝酸釤、硝酸鈷、金屬M的硝酸鹽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其中元素釤、鈷、金屬M的比例按釤鈷磁粉的成分配比添加,硝酸根濃度控制在0.5-10mol/L,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濃度控制在0.01-1mol/L,均勻攪拌混合,釤鈷磁粉的成分配比為SmxCoyM100-x-y(質量百分數),其中2≤x≤50,30≤y≤98,金屬M為Dy、Tb、Nb、Fe、Ga、Zr、Mn、Cr、Ti、Ni、Al、Gd、Cu元素中一種或幾種,表面活性劑為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
2)將上述混合溶液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7-12后,放入反應釜中,加熱至100-250℃保溫1-10小時,得到沉淀物;
3)將沉淀物用去離子水清洗3次,乙醇清洗2次后,放入烘箱中,溫度為70-120℃,保溫0.5-10小時得到粉末;
4)將粉末在氫氣氣氛下400-800℃還原處理0.1-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69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