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機爆炸殘留物雙模式檢測方法及試劑盒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16534.0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4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郭寶元;王會利;劉琛;高永鑫;呂笑天;周紅;李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27/447 | 分類號: | G01N27/447;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機 爆炸 殘留物 雙模 檢測 方法 試劑盒 | ||
1.一種檢測爆炸殘留物的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括下述(1)-(4)任一所述溶液:
溶液(1):10mmol/L吡啶,3mmol/L18-冠醚-6,調pH4.5,溶劑為去離子水;
溶液(2):17.5mmol/L2-羥基異丁酸,6mmol/L咪唑,4mmol/L18-冠醚-6,體積百分含量5%的乙腈,調節pH4.4,溶劑為去離子水;
溶液(3):40mmol/L硼酸,1.8mmol/L重鉻酸鉀,2mmol/L硼砂,調pH7.8,去離子水為溶劑;
溶液(4):40mmol/L硼酸,1.8mmol/L重鉻酸鉀,2mmol/L硼酸鈉,調pH8.6,去離子水為溶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1)或(2)的pH值調節劑為乙酸;所述溶液(3)和(4)的pH值調節劑為氫氧化四甲銨或二乙撐三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試劑盒包括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溶液(1)、(2)、(3)和(4)。
4.一種檢測無機爆炸殘留物的毛細管電泳試劑盒組,由如下四種試劑盒組成:
試劑盒一:由試劑A1、試劑B1和試劑C1組成;
試劑A1:1mol/L的氫氧化鈉,溶劑為去離子水;
試劑B1:去離子水;
試劑C1:10mmol/L吡啶,3mmol/L18-冠醚-6,乙酸調pH4.5,溶劑為去離子水;
試劑盒二:由試劑A2、試劑B2和試劑C2組成;
試劑A2:1mol/L的氫氧化鈉,溶劑為去離子水;
試劑B2:去離子水;
試劑C2:17.5mmol/L2-羥基異丁酸,6mmol/L咪唑,4mmol/L18-冠醚-6,體積百分含量5%的乙腈,乙酸調節pH4.4,溶劑為去離子水;
試劑盒三:由試劑A3、試劑B3和試劑C3組成;
試劑A3:1mol/L的氫氧化鈉,溶劑為去離子水;
試劑B3:去離子水;
試劑C3:40mmol/L硼酸,1.8mmol/L重鉻酸鉀,2mmol/L硼砂,去離子水為溶劑,200mmol/L的氫氧化四甲銨的去離子水溶液調節pH到7.8;
試劑盒四:由試劑A4、試劑B4和試劑C4組成;
試劑A4:1mol/L的氫氧化鈉,溶劑為去離子水;
試劑B4:去離子水;
試劑C4:40mmol/L硼酸,1.8mmol/L重鉻酸鉀,2mmol/L硼酸鈉,溶劑為去離子水,200mmol/L的二乙撐三胺的去離子水溶液調節pH到8.6。
5.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試劑盒或試劑盒組在毛細管電泳檢測爆炸殘留物中的應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殘留物為無機爆炸殘留物。
7.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試劑盒或試劑盒組在制備檢測爆炸殘留物產品中的應用。
8.一種爆炸殘留物的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檢測陽離子時,用權利要求4中所述試劑盒組中的試劑盒一中的試劑A1、試劑B1和試劑C1分別依次沖洗毛細管,再進樣,毛細管電泳檢測,檢測過程中使用試劑C1作為電泳緩沖液;
陽離子試劑盒一的檢測結束后,用權利要求4中所述試劑盒組中的試劑盒二中的試劑A2、試劑B2和試劑C2分別依次沖洗毛細管,再進樣,毛細管電泳檢測,檢測過程中使用試劑C2作為電泳緩沖液;
檢測陰離子時,用權利要求4中所述試劑盒組中的試劑盒三中的試劑A3、試劑B3和試劑C3分別依次沖洗毛細管,再進樣,毛細管電泳檢測;檢測過程中使用試劑C3作為電泳緩沖液;
陰離子試劑盒三的檢測結束后,用權利要求4中所述試劑盒組中的試劑盒四中的試劑A4、試劑B4和試劑C4分別依次沖洗毛細管,再進樣,毛細管電泳檢測;檢測過程中使用試劑C4作為電泳緩沖液。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所述毛細管電泳檢測的條件為:檢測波長254nm;當檢測陽離子時,分離電壓為25kV;當檢測陰離子時,分離電壓為-25kV;進樣時間:10s;進樣壓力:3.45kPa;分離溫度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65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