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塊化集成室內靜電吸附空氣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16382.4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4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茜;邢知曄;王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茜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B03C3/04;B03C3/40;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化 集成 室內 靜電 吸附 空氣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凈化領域,尤其是一種模塊化集成室內靜電吸附空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陽光、空氣和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而空氣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為離開了空氣,一切生命現象將比離開陽光和水更快地終結。人們很早就知道空氣里的氧和二氧化碳是人類氣體代謝所必需的成分。后來又進一步了解到空氣里所帶的電荷對生物界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經過近70~80年的研究,終于逐步探明,在大氣中的各氣體成分不完全是以分子的方式存在,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以離子狀態存在的,離子所帶的電荷有正有負,其數量在不同的氣象及地理條件下可有很大的變化。離子化空氣的發現,解釋了某些氣候生理學方面的問題,并提供了制造人工的局部范圍電離空氣是防治疾病的理論基礎。目前,環境污染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迫切需要凈化生存空間,改善環境衛生,空氣凈化日益受到重視,并已成為公共場所、學校、工礦的物理預防措施。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直徑相當于人類頭發1/10大小,被吸入人體后會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
本發明之目的,是向社會公開一種模塊化集成室內空氣凈化裝置。綠色環保,節能無碳。大量釋放的負離子,有效改善了用戶的居舍環境,主動消除室內空氣中的PM2.5有害顆粒、除塵除味及滅菌消毒,對室內空氣清新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實質提高了最為基礎的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模塊化集成室內靜電吸附空氣凈化裝置。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塊化集成室內空氣凈化裝置,包括:
主體框架單元(1),其具有四個邊的框架,形成閉合管路,管路的外邊框和頂邊框與屋內的墻和頂部貼合;
其具有電源單元,用以與外部電源連接給室內空氣凈化裝置供電,在框架內部布線與電源單元以及電源插槽連接;
在管路上具有若干個模塊插槽,用以將空氣凈化單元模塊置于其中,每個模塊插槽對應電源插槽,用以給空氣凈化單元模塊供電,插槽與空氣凈化單元模塊之間氣密性連接以使得二者接縫處與外界氣密;
進風口模塊(2),其置于框架的一邊與其對應的進風模塊插槽中,進風口模塊的電源與進風模塊插槽中的電源插槽連接;
出風口模塊(3),其置于與設置進風口模塊的框架邊平行相對的一邊的出風口模塊插槽中,出風口模塊的電源與出風口模塊插槽中的電源插槽連接;
靜電吸附模塊(4),靜電吸附模塊(4)設置在進風口模塊(2)的兩側,與進風口模塊位于同一框架邊上,用于收集除掉PM2.5級粉塵;
空氣驅動模塊(5),相對分別設置于進風口和出風口模塊不同的框架邊上,其用于加強氣流在框架內部的循環;
納米吸附模塊(6),與空氣驅動模塊(5)對應設置在相同的框架邊上,用于吸附空氣中的NOx、甲醛以及苯類有機物;
光催化模塊(7),設置在出風口模塊(3)的兩側,用以消除空氣中的有害病菌;
所述出風口模塊(3)中還設置有負離子發生器;
所述的進風口模塊,出風口模塊上均納米吸附模塊(6)設置有PM2.5探測裝置,所述靜電吸附模塊(4)、納米吸附模塊(6)、光催化模塊(7)以及負離子發生器均設置有失效探測裝置;
在主體框架單元(1)外部或內部設置有控制單元,其分別與各個模塊的電源以及PM2.5探測裝置和/或失效探測裝置相連接,控制單元用來控制各個模塊的開關供電,同時接收PM2.5探測裝置和/或失效探測裝置發送過來的信號,然后將信號反饋到顯示面板,用以供用戶判斷是否室內空氣凈化裝置以及是否更換失效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茜,未經李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63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