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低損耗輪胎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16063.3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0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根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倫琴工業(yè)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11/11 | 分類號: | B60C11/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損耗 輪胎 |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零件領域,特別地,是涉及一種輪胎。
?
背景技術
輪胎是汽車的基本部件,在設計要求上,主要考慮抓地力、耐磨、防滑等方面;為了保障良好的抓地力,即需要提高輪胎的摩擦力,為此,輪胎上制作有大量防滑凸塊;而在汽車高速行駛過程中,這種防滑凸塊在著地、離地過程中,快速地擠壓、膨脹,并且擠壓時,防滑凸塊形變方向垂直于輪胎表面,這使得防滑凸塊在擠壓過程中,徑向壓縮巨大,使防滑凸塊易于損耗。
?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損耗輪胎,該低損耗輪胎可以減小行駛過程中,輪胎表面防滑凸塊的單向形變,從而使其不易損耗。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低損耗輪胎包括輪胎本體,所述輪胎本體的胎面上制有防滑凸塊,所述防滑凸塊最前端至最后端的距離為4cm~6cm;所述防滑凸塊的中心制有凹孔。
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孔的孔徑從內至外由小變大,呈喇叭狀;這使得汽車在水濕路面行駛時,防滑凸塊一旦著地,其表面的凹孔在壓力作用下向四周張開,排出內部的一部分空氣,而凹孔外部周邊由水膜密封,這樣,凹孔便在大氣壓作用下獲得了一定的抓地力,這便提高了輪胎的防滑性能。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低損耗輪胎在行駛時,防滑凸塊的前半部分首先著地,這時,前半部分受到路面擠壓,該擠壓力斜向防滑凸塊的后上方,而由于所述前半部分后方為一個凹孔,因此,對于前半部分而言,后方阻力很小,因此,防滑凸塊將向凹孔方向發(fā)生形變,使得防滑凸塊獲得了極大的緩沖,大大降低了防滑凸塊在與胎面垂直方向上的形變;而在防滑凸塊的后半部分最后離地時,同樣,所述后半部分將緩沖向所述凹孔,此過程亦降低防滑凸塊在與胎面垂直方向上的形變;由此可見,防滑凸塊在一次著地、離地過程中,單一方向上的強力形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有力減少其損耗。
?
附圖說明
圖1是本低損耗輪胎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其示意了輪胎本體胎面上的一部分視圖;該低損耗輪胎包括輪胎本體1,所述輪胎本體1的胎面上制有防滑凸塊11,所述防滑凸塊11傾斜設置,其最前端至最后端的距離為4cm~6cm;所述防滑凸塊11的中心制有凹孔100。
所述凹孔110的孔徑從內至外由小變大,呈喇叭狀;這使得汽車在水濕路面行駛時,防滑凸塊11一旦著地,其表面的凹孔110在壓力作用下向四周張開,排出內部的一部分空氣,而凹孔110外部周邊由水膜密封,這樣,凹孔便在大氣壓作用下獲得了一定的抓地力,這便提高了輪胎的防滑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如,對于所述防滑凸塊11,可以是長方形,長邊并行于輪胎本體1的兩側邊,?此時,長方形的長邊長度為4cm~6cm。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倫琴工業(yè)設計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倫琴工業(yè)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60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汽車的前板簧支架
- 下一篇:多層狀輪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