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HPNC高性能改性尼龍纜繩材料制作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15748.6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1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林祥 |
| 主分類號: | C08L77/02 | 分類號: | C08L77/02;C08L10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hpnc 性能 改性 尼龍 纜繩 材料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HPNC高性能改性尼龍纜繩材料制作工藝,屬于新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當前制繩業中,尼龍樹脂纖維是制造纜繩的主要材料之一,雖然尼龍作為當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耐磨、耐溶劑、耐油等優點,但尼龍樹脂尤其是尼龍6,存在熔體粘度低、熔體牽伸強度差、干態沖擊性能較差,吸水率大等弱點。這些弱點導致了尼龍有效牽伸成形的加工難度,因而就無從涉及纜繩的性能如何。為此人們通過彈性體與尼龍6共混的方法對尼龍6進行了改性,提高了尼龍6的綜合性能。國內外通用的尼龍改性材料是EPDM、EPR、SEBS、ABS以及各種聚烯烴,但用這些材料對尼龍6進行改性,其加工工藝復雜,需要先將這些非極性沖擊改性劑與馬來酸酐接枝,賦予其極性和化學反應性,再與尼龍6進行熔融擠出共混。這種共混路線存在如下缺點:一是人力和物力消耗大;二是馬來酸酐與沖擊改性劑接枝時會造成環境污染;三是所得的改性尼龍6的力學性能下降很多。為適應船舶工業發展的需要,能否找到一種改性工藝簡單、改性成本低廉、改性性能卓越的改性劑和改性方法,從而得到具有高強度、高沖擊,低吸水和優良加工性能的纜繩材料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為了提升當前尼龍纜繩材料在改性方面存在的技術不足,本發明提出HPNC高性能改性尼龍纜繩材料制作工藝?。它通過選用新型的改性劑、增容劑和合理的加工工藝,對尼龍6進行了共混改性,從而使其缺口沖擊強度和低溫沖擊性能遠遠大于以往的抗沖擊改性尼龍材料,并超過尼龍ll的拉伸強度和沖擊韌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釆取以下技術方案實施:它選用?“殼-核”型共聚物沖擊改性劑和高效反應型增容劑對尼龍6進行共混改性,并通過動態微交聯反應擠出法加工工藝制成。所述共混改性的組份為:尼龍6占93.?5~94%、“殼-核”型共聚物沖擊改性劑占2.8~3.2%、高效反應型增容劑2.8~3.2%;所述加工工藝為:稱重混和→反應共混擠出→切粒→包裝。
與傳統的共混改性方法相比,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環保清潔等優點。同時所獲得的纜繩材料具有抗沖擊性強、綜合性能優越等顯著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選用?“殼-核”型共聚物沖擊改性劑和高效反應型增容劑對尼龍6進行共混改性。具體步驟為按尼龍6占93.?5~94%、“殼-核”型共聚物沖擊改性劑占2.8~3.2%、高效反應型增容劑2.8~3.2%的比例進行稱重混和,然后在雙螺桿擠出機中通過熔融反應擠出,再經過切粒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林祥,未經董林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57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