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溫陽健脾保健茶膏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14096.4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9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蔚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陽健脾 保健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飲品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溫陽健脾保健茶膏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脾陽虛又稱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癥見食欲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脾陽虛衰,運化失職,故腹脹納少:陽虛則寒從中生,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按;陽虛水濕不化,流注腸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陽虛不溫四末,故形寒肢冷;中陽不振,水濕內停,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膚則肢體困重,甚至肢體浮腫,滲注于下則婦女白帶量多質稀。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皆為陽氣虧虛、寒濕內停之癥。
脾陽虛衰多由脾氣虛弱發展而來。脾陽虛必并脾氣不足,因此,脾陽虛與脾氣虛常相互參見。故臨床治療用溫中運脾之治時,常與溫陽健脾藥如人參、飴糖、白術、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脾陽虛引起的水腫病,原則上忌用峻下逐水之法。因為此法運用峻烈的瀉下藥物,使水濕從大便出,水腫雖一時消減,但亦傷正,且水腫常可復起,故忌用。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使用補脾益胃的藥物,方可使得脾氣康復,水濕得以運化,中焦斡旋得力,水律濕濁各歸其道,加之中陽日旺,雖不去瀉水,而水濕自消。
在現有治療脾陽虛的方法中,專利號201210476294.6公開了一種名為“一種治療脾腎陰虛水腫的中藥組合物”,由黃芪、白術、陳皮、升麻份、柴胡、黨參、當歸、甘草、附子、炮姜、干姜、茯苓、澤蘭、益母草、巴戟天、桂枝、麻黃、地龍和大黃組成。為口服藥,對于治療脾陽虛的效果并不如保健茶膏理想,所謂“是藥三分毒”,大量服藥,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食療養生法簡稱“食養”,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也就是通過吃或喝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保養,因此,尋求一種即能發揮中醫特色又大眾化的保健茶是客觀需要。
茶膏是經過熬制或低溫萃取等工藝提取出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并去除水分得到的膏狀物,集中了茶葉中的精華。茶膏的制作始于唐代,興于宋代。目前,經過保護性發掘,紅茶茶膏這個昔日皇朝的貢品已經現身市場。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揮茶膏的優勢,在紅茶茶膏的制作過程中加入某些中藥材成分,制成功效更為全面的保健茶膏,是弘揚與發展我國茶膏這個養生文化、造福于民的有力舉措。專利號201210145927.5公布的(一種保健茶膏及其制備方法)發明是將普洱茶葉、鮮牛菩、鮮山藥、大棗以一定比例,經過相應工藝,提取出有效活性成份,調制成膏;專利號201110345559.4公布的(一種降壓保健茶膏及其制備方法)發明是將甘菊花、黃芩決明子、羅布麻葉、葛根、玉竹、山藥、銀杏葉,山楂、地龍和薄荷以一定比例,經過相應工藝,提取出有效活性成份,調制成膏,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降血壓保健功效;其余的茶膏都是單一茶葉的制品,目前尚無以紅茶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保健藥材而制成的紅茶茶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溫陽健脾保健茶膏。本發明是以紅茶、茯苓、補骨脂和山香圓為主要原料,經過粉碎、浸泡、過濾、冷凍和干燥得到膏狀物。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溫陽健脾保健茶膏及制備方法,主要由下列原料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紅茶100-300(優選的,紅茶99.9-299),茯苓25-45,山香圓20-40,補骨脂15-35。
溫陽健脾保健茶膏及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主要由下列原料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紅茶130-270,茯苓30-40,山香圓25-35,補骨脂20-30。
溫陽健脾保健茶膏及制備方法,最佳方案,主要由下列原料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紅茶185,茯苓35,山香圓30,補骨脂25。
所述的溫陽健脾保健茶膏,制備步驟如下:
(1)將紅茶粉碎,過80-120目篩(優選過90-110目篩);
(2)將茯苓、山香圓和補骨脂用溫度為20-50℃的水浸泡1-3小時,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3-6倍(優選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4-5倍),90℃以上水提40-80分鐘,過100-200目過濾網,得藥液;
(3)將步驟(1)粉碎過篩所得的紅茶加入到步驟(2)所得的藥液中,混勻,脫氣;-20℃至-70℃冷凍(優選-30℃至-60℃冷凍)10-16小時,真空冷凍,干燥;切割,包裝而得溫陽健脾保健茶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職業學院,未經淄博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40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降三高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龍眼產量的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