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級電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10450.6 | 申請日: | 2013-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0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龍;寇佩紅;王坤英;孫嚴;盛永剛;盛照亮;陸曉巖;馮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曉龍 |
| 主分類號: | H01G11/78 | 分類號: | H01G11/78;H01G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會;劉榜美 |
| 地址: | 10220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級 電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容器,特別是設計一種超級電容器。
背景技術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具有充電時間短、使用壽命長、溫度特性好、節約能源和綠色環保等特點。超級電容器用途廣泛:可用于儲能,還可以應用于離子的吸附和脫附。現在用于離子吸附和脫附的超級電容器,普遍采用整體制作和封裝方式:超級電容器殼體的底部螺裝電極柱,在電極柱上穿裝若干電極組,然后用上端蓋壓合在電極組上,使端蓋與殼體螺裝在一起,組成一體式結構。這種一體式超級電容器的電極組在吸附和脫附時,由于大量離子的進入和附著,碳電極和離子分離膜會形成巨大的溶脹和收縮,造成厚度的劇烈變化,電極組層數越多,厚度變化就越大。由于吸附和脫附過程一般是10分鐘一個循環,所以在超級電容吸附和脫附的整個使用壽命期中,會有上10萬次的膨脹和縮小(增厚和變薄)。由于現有的超級電容器均采用殼體與吸附材料制作組裝一體的結構,這樣頻繁的變化造成端蓋與殼體的嚴重變形和損傷,導致電解液發生泄漏。在超級電容器吸附材料還沒有失效前,殼體和周邊元器件已經損壞,造成整個電容器提前報廢。
尤其是大型超級電容器,電極組層數激增,吸附和脫附過程產生的膨脹和收縮將會極大地疊加,更容易造成對密封的破壞;在結構設計時,要考慮殼體及端蓋的耐壓能力、邊緣密封時的可靠性、壓力值的設定、膨脹和收縮的余量、還要限定每張集電體、電極、隔膜等的厚度誤差等眾多因素,即使出現問題,維修拆卸將造成整個超級電容器的破壞,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了一種超級電容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級電容器,它包括殼體、芯體和端蓋,所述殼體兩端分別設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殼體的內腔中裝置電解液,所述芯體設置在電解液中,芯體包括電極組、電極柱和擋板,所述電極組交錯穿裝在電極柱上,所述電極柱的一端螺裝在端蓋上,另一端螺裝在擋板上,所述端蓋螺裝在殼體開口端的法蘭盤上,端蓋上設有與殼體內腔連通的導流孔。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和擋板上均設有網格狀的加強筋。
進一步的,所述電極柱采用鈦圓桿或石墨圓桿。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與法蘭盤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進一步的,所述電極組包括集電體、碳電極、離子分離膜和隔膜,所述集電體交錯穿裝在電極柱上,所述碳電極、離子分離模和隔膜均裝置在相鄰集電體之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產生的技術效果有:
1、本發明的芯體采用分體式設計,芯體完全獨立于殼體,可以單獨制作,芯體長度可以任意設置,不受局限,然后配套相應長度的殼體即可。
2、芯體可以單獨采用極高的疊層壓力,使各層電極陣列接觸更緊密、內阻更低,而不用考慮外部的變形和密封。
3、芯體可以單獨從殼體中取出,方便進行清洗、修理、維護、改進和更換,重新安裝后不影響組裝后的密封。
4、殼體只承擔電解液的流動壓力,不再承擔額外的壓力和應力,不發生變形和泄露,大大延長了超級電容器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溶脹變形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超級電容器溶脹變形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殼體,2、芯體,3、端蓋,11、進水口,12、出水口,13、法蘭盤,14、導流孔,21、電極組,22、電極柱,23、擋板,211、集電體,212、碳電極,213、離子分離膜,214、隔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超級電容器,它包括殼體1、芯體2和端蓋3,殼體1兩端分別設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進水口11和出水口12,電解液裝置在殼體1的內腔中,芯體2設置在電解液中,芯體2包括電極組21、電極柱22和擋板23,電極組21交錯穿裝在電極柱22上,電極柱22的一端螺裝在端蓋3上,另一端螺裝在擋板23上,端蓋3螺裝在殼體1開口端的法蘭盤13上,端蓋3上設有與殼體1內腔連通的導流孔14,用于吸附和脫附后的電解液的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曉龍,未經李曉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04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