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場景感知的一字一鍵中文輸入方法和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06680.5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6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馬賢亮;柯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百文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場景 感知 一字一鍵 中文 輸入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文語言輸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場景感知的一字一鍵中文輸入方法和設備,所謂一字一鍵指的是一次按鍵對應欲輸入的一個中文目標漢字。
背景技術
中文輸入法是為了將漢字輸入計算機或手機等電子設備而采用的特定編碼技術。中文輸入是中文信息處理技術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使用漢語的用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中文輸入法從1980年代發展起來的,經歷幾個階段:單字輸入、詞語輸入、整句輸入。其中最流行的輸入法是利用漢字的讀音進行編碼的輸入法,例如各種拼音輸入法、注音輸入法等,像智能ABC拼音輸入法、微軟拼音輸入法、紫光拼音輸入法、搜狗拼音輸入法等。其中,拼音輸入法通常需要用戶逐個輸入漢字或詞語的拼音字母,然后要求用戶從多個同音漢字或詞語組成的備選條目中挑選所要輸入的漢字或詞語。這種挑選的過程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造成拼音輸入的效率低下。
除了拼音輸入法,目前還有根據漢字的結構等信息進行編碼的中文輸入法,例如五筆輸入法,筆劃輸入法等。這些輸入法的輸入效率相比于拼音、注音等輸入法有了提高,但是,它們往往需要用戶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特別制定的編碼規則,例如五筆輸入法要求用戶記住每個按鍵所對應的字根,由此,此類輸入法具有難以被使用者掌握的弊端。
當前,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人們已不滿足于在臺式電腦上輸入中文,而更可能需要在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移動設備上輸入中文,例如通過手機輸入需要發送的短消息。然而,便攜式移動設備常常只配置小鍵盤(數字鍵盤),相比于全尺寸的臺式電腦鍵盤,其按鍵更少,通常只有12個左右,這樣,就無法將26個英文字母一一對應到小鍵盤的每個按鍵上。一種常見的小鍵盤是將26個英文字母對應到2~9這8個數字鍵上。顯然,由于鍵盤按鍵數的減小,增加了拼音輸入法等以英文字母鍵為基礎鍵而設計的輸入法的復雜度。例如,對于普通的拼音輸入法,用戶不但要在候選的同音漢字或詞語中挑選所要輸入的條目,而且還需要從具有相同數字編碼的候選拼音集中挑選所要輸入的字的拼音。例如,在ITU標準小鍵盤上輸入“7426”數字編碼時,甚至可以表示pian、piao、qian、qiao、shan、shao等多個拼音。
圖1是傳統的中文輸入法的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首先需要建立一個中文字詞庫A0,其中存儲著漢語的漢字和詞語所對應的字符串,字符串與漢字或漢字組成的詞語的對應關系是按照輸入法的輸入規則設定的:如果是拼音入法,則字符串可以是拼音字母;如果是五筆輸入法,則可以是五筆字形碼。如果是通過小鍵盤輸入,則字符串也可以是數字字符串,此時,中文字詞庫A0中還可以存儲與各個數字字符串對應的英文字母字符串。
這樣,當用戶想要輸入中文時,其根據既定的編碼規則通過鍵盤等輸入工具輸入字符串t0,電子設備會將該字符串t0作為一個索引來搜索中文字詞庫A0,從而得到與該字符串t0相匹配的所有中文漢字或詞語的候選條目集a0。隨后,用戶通過電子設備選擇這些候選條目集a0中的條目,得到想要輸入的中文文字。
盡管目前的許多輸入法還采用了自動學習、智能聯想構詞、簡拼或混拼編碼簡化、候選條目智能歸并等技術來提高輸入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但是中文文字的輸入效率的始終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在輸入一些不常用的字或詞,或者在一種新的語境中,往往仍需花大量精力在備選項中選擇所要輸入的內容。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基于場景感知的一字一鍵中文輸入方法和設備,其結合用戶輸入設備當前所處的場景對大量的中文語言條目進行篩選,以克服當前的中文輸入方法和設備無法兼顧效率提高和編碼規則學習負擔減輕的缺點。
(二)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百文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百文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66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