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閥容積式心臟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06324.3 | 申請日: | 2013-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1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姚立綱;沈賀文;曾世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10 | 分類號: | A61M1/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容積 心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泵體,特別涉及一種無閥容積式心臟泵。
背景技術
常見的流體泵主要有容積式泵和旋轉式泵,大部分容積式泵由一個大小可變的容腔和兩個單向閥組成,少數采用配流盤取代單向閥,對于采用單向閥的容積泵,由于單向閥頻繁動作,容易造成損壞,而采用配流盤的容積泵,工作時,摩擦較大,也存在種種問題,尤其在人工血泵的應用上,傳統的容積泵更顯得體積龐大,而且由于工作時間長,無停歇,單向瓣更容易破壞;對于旋轉式泵,其流量和壓力要靠葉片的高轉速運動來保證,在人工血泵的應用上,由于體積小,要保證一定的流量和壓力的情況下,其葉片的轉速都要達到一萬轉甚至更高,著就造成了葉片對血液的破壞嚴重,而且控制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閥容積式心臟泵,本發明解決了傳統容積式心臟泵單向瓣易破壞的問題,并且在達到相同的流量和壓力的情況下,其轉速可遠低于傳統的旋轉式心臟泵。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于:
一種無閥容積式心臟泵,包括經螺釘連接在一起的用以形成流體容腔的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之間形成的流體容腔內還設有章動盤,所述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的內蓋面上分別對稱設置有球面副凹槽,所述章動盤的中部設有與球面副凹槽形成球面副結構的球面副凸部;所述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的內蓋面以球面副凹槽為頂成內錐面布設,且與章動盤的盤面成線接觸;所述上腔體蓋的外蓋面上設有一用以驅動章動盤轉動的電磁鐵及電磁鐵線圈繞組。
其中,還包括一經螺釘鎖付于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外側壁上的且用以與流體容腔連通的配流接頭,所述配流接頭上設有一隔板,所述配流接頭隔板兩側設有流體進口及流體出口。
所述上腔體蓋的外蓋面的中部設有圓形凸臺,且外蓋面與內蓋面的內錐面平行布設,所述電磁鐵成梅花環狀,且電磁鐵內環上均布有若干向內伸出的磁極,所述磁極的下側面成以利配合外蓋面的錐面布設,位于兩相鄰磁極之間的電磁鐵上繞制有線圈繞組,所述磁極的前部上側面成圓形臺階狀,所述磁極的圓形臺階狀上安設有經螺釘固連于圓形凸臺上的壓板。
所述章動盤上開設有一用以安設隔板的開口,所述章動盤的球面副凸部上開設有滑槽。
所述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的內蓋面上還設置有用以安設隔板的隔板槽,所述隔板的前端設有一用以連接于滑槽內的銷釘。
所述上腔體蓋與下腔體蓋的內側壁成球面狀,所述章動盤的邊緣部也為球面狀,其球面半徑比上、下腔體蓋側壁的球面半徑小0.1mm。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作為一個容積式泵卻避免了單向閥的使用,從而避免了單向閥的疲勞破壞,對比于旋轉式泵具有流量、壓力穩定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下腔體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腔體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章動盤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配流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電磁鐵及其線圈繞組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壓板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裝配好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工作狀態時的四個視角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參考圖1至圖9,本發明涉及一種無閥容積式心臟泵,包括經螺釘7連接在一起的用以形成流體容腔的上腔體蓋4與下腔體蓋6,所述上腔體蓋4與下腔體蓋5之間形成的流體容腔內還設有章動盤5,所述上腔體蓋4與下腔體蓋6的內蓋面上分別對稱設置有球面副凹槽10,所述章動盤5的中部設有與球面副凹槽10形成球面副結構的球面副凸部5-1;所述上腔體蓋4與下腔體蓋6的內蓋面以球面副凹槽10為頂成內錐面15布設,且與章動盤5的盤面成線接觸;所述上腔體蓋4的外蓋面上設有一用以驅動章動盤5轉動的電磁鐵3及電磁鐵線圈繞組11。
還包括一經螺釘8鎖付于上腔體蓋4與下腔體蓋6外側壁上的且用以與流體容腔連通的配流接頭9,所述配流接頭9上設有隔板12,隔板兩側設有流體進口及流體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63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補強板單面粗糙度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纖平衡干涉高速測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