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損不合理臺區線損還原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06211.3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92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曹祎;楊學新;沈瀅;杜衛華;俞磊;李蕊;沈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蔣亮珠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合理 臺區線損 還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竊電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線損不合理臺區線損還原方法。
背景技術
進入21世紀后,人類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逐漸從工業化社會進入信息化社會,伴隨社會形態的轉變而興起的信息技術及其相關應用讓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了質的變化,其中也包括電力系統,“反竊電”作為電力系統中的一個常見問題,它的整個內容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非技術性損失占全球電力損失的1%,其中最主要的損失來自于竊電損失,而居民竊電用戶為竊電主體,部分國家竊電量的損失遠遠超過在輸電和配電領域的技術損失。以印度為例,印度174GW(10億瓦)的年發電量中,約三分之一不是被竊就是在輸配電過程中流失。據德勤顧問公司(DeloitteLLP)分析師2010年報告,印度電力流失率32%冠于全球。印度因民眾偷電而損失的電量,足供美國加州1年所需,印度電力公司也因此每年減少160億美元進帳,更波及印度經濟產值下滑1.2%。但竊電問題不局限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據美國相關研究表明,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的居民竊電用戶及商業竊電用戶都有顯著增加,以美國電力一家公司為例,其2009年1-2月份共查獲了違法盜竊用戶3196例,較2008年躍升27%,而據有關部門報道2008年美國全年的竊電損失估算大約有60億美元。除了美國之外,日本、加拿大、芬蘭、法國等發達國家也都面臨著相似的問題的困擾。
當前的臺區管理制度中,基層班組雖然將反竊電列為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其力度還是有所不足,基層工作人員做此項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用電檢查及用電量查抄等工作,難免會分散工作人員的精力,而且不同的基層工作人員的反竊電能力有所不同,對于竊電用戶的甄別能力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如果事先接到用戶竊電通知,檢查過程中可能會非常認真和仔細,確保不漏掉一戶竊電者,但是如果事前并未得到竊電用戶信息只是例行式的工作,則最多只能分辨出部分有明顯竊電行為的用戶,無法查出那些使用了較隱蔽手段的竊電者。所以單單靠基層班組當前的工作手法無法很好的完成反竊電工作,需要新的技術手段幫助他們偵測和定位竊電用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線損不合理臺區線損還原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線損不合理臺區線損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集用電用戶的線損信息,查看供電量是否突變,如突變,則進行步驟(2),如未突變,則進行步驟(4);
(2)檢測電表是否有問題;
(3)如有竊電,取證,并通知相關人員來處理;如電表損壞則記錄電表型號和損壞類型,交相關人員處理;
(4)步驟(1)中采集的線損信息與標準信息相比,如果一致,則結束,如不一致則進入步驟(5);
(5)修改標準信息值,并保存于數據庫中。
步驟(4)所述標準信息為存儲在數據庫中的臺區用戶信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臺區管理中,采用計算機事先探測用戶的用電量是否發生突變,初步判斷是否發生竊電情況,并將該信息發送給基層班組,基層班組檢查過程中由于事先接到通知,可能會非常認真和仔細,確保不漏掉一戶竊電者,同時,對發生損壞的線路和電表即時修復和更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線損不合理臺區線損還原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集用電用戶的線損信息,查看供電量是否突變,如突變,則進行步驟(2),如未突變,則進行步驟(4);
(2)檢測電表是否有問題;
(3)如有竊電,取證,并通知相關人員來處理;如電表損壞則記錄電表型號和損壞類型,交相關人員處理;
(4)步驟(1)中采集的線損信息與標準信息相比,如果一致,則結束,如不一致則進入步驟(5);
(5)修改標準信息值,并保存于數據庫中。
步驟(4)所述標準信息為存儲在數據庫中的臺區用戶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62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模式適配器
- 下一篇:控制裝置、存儲裝置及存儲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