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05107.2 | 申請日: | 2013-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8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輝 |
| 主分類號: | F25B27/02 | 分類號: | F25B27/02;F25B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414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進行 制冷 新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低溫廢熱利用、節能環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熱能是人類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有效的利用熱能特別是難以利用的熱能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的重要手段。在熱能中,低溫位的熱能和含有較臟雜質的熱載體中蘊含的熱能是難以利用的熱能形式。
熱泵技術是實現對低溫熱能利用的高效裝置,這其中又以吸收式熱泵為典型代表,以熱能為驅動,實現制冷或實現對低溫熱的有效利用;而在工業實際中,往往存在這樣一部分熱能,它們溫度普遍高于環境溫度,從溫度的參數看具有較好的利用價值,但在可行性方面又存在難以解決的痼疾,這一類熱能以鍋爐煙氣等位代表,鍋爐的排煙溫度通常高于當地露點溫度,且煙氣中夾帶粉塵、灰粒等雜物,若直接進入熱能利用裝置如吸收式熱泵,則會對裝置帶來運行隱患,若采用清潔水做為中間媒介,又會增加不必要的傳熱環節。
另一方面,在原油開采方面,由于中國大部分油田主要以產重油為主,目前在大慶、勝利、遼河等主要產油地,原油的開采方法主要以蒸汽驅的熱力采油為主,采出液溫度能達到數十度乃至百余度,但由于采出液含有各種雜質,無法直接利用,而經沉淀、過濾后,雖變得潔凈,但在這一過程中散發了大部分熱能,利用價值大為降低。
找到利用吸收式熱泵技術合理、有效、安全的利用這類難以利用的熱能的新方法,將會對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
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主要由吸收器、溶液泵、溶液熱交換器、廢熱端換熱器、分汽室、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器組成,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經溶液泵、溶液熱交換器后與廢熱端換熱器連通,廢熱端換熱器還有溶液管路與分汽室連通,分汽室還有濃溶液管路經溶液熱交換器與吸收器連通,分汽室還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連通,冷凝器還有冷劑液管路經節流閥與蒸發器連通,蒸發器還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吸收器連通,構成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
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由溶液管路通向廢熱段換熱器,溶液在廢熱段換熱器中受熱、部分汽化后,返回分汽室進行汽液分離完成溶液的濃縮。
附圖說明
附圖所示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結構和流程示意圖。
圖中,1—汽輪機,2—凝汽器,3—凝結水泵,4—循環冷卻水泵,5—引射器(TVC),6—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LT-MED),7—循環水泵,8—發生器,9—溶液熱交換器,10—吸收器,11—溶液泵,12—冷凝器,13—節流閥,14—蒸發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是這樣實現的:
①結構上,主要由吸收器1、溶液泵2、溶液熱交換器3、廢熱端換熱器4、分汽室5、冷凝器6、節流閥7和蒸發器8組成,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經溶液泵2、溶液熱交換器3后與廢熱端換熱器4連通,廢熱端換熱器4還有溶液管路與分汽室5連通,分汽室5還有濃溶液管路經溶液熱交換器3與吸收器1連通,分汽室5還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6連通,冷凝器6還有冷劑液管路經節流閥7與蒸發器8連通,蒸發器8還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吸收器連通,構成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
②工藝上,進入吸收器1的濃溶液吸收冷劑蒸汽并放熱于冷卻介質,吸收器1的稀溶液經溶液泵2、溶液熱交換器3后進入廢熱端換熱器4,進入廢熱端換熱器4的稀溶液在廢熱端換熱器4中受熱后部分汽化,進入分汽室5后進行汽液分離,分離出的冷劑蒸汽進入冷凝器,分離后的溶液濃度升高,又經溶液熱交換器3后進入吸收器1,進入冷凝器的冷劑蒸汽放熱于冷卻介質后得到的冷劑液,經節流閥7后進入蒸發器8,被制冷介質流經蒸發器8、加熱進入其內的冷劑介質成冷劑蒸汽向吸收器1提供,如此循環從而形成一種利用廢熱進行制冷的新方法。該方法改變了過去廢熱源必須流經發生器的工藝,改由溶液去外部取熱、汽化后再返回分汽室,完成溶液的濃縮過程,實現了對原先難以利用的熱能的高效利用。
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實現對含有較多雜質、或直接利用會對設備產生安全影響的熱能的利用,可廣泛利用鍋爐煙氣、高爐煙氣、高溫廢熱水、油田采出液、煉油化工塔頂氣冷凝等行業和工藝中,帶來良好的制冷效益,用于制熱,可以大幅降低供熱能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輝,未經劉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51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