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綜框的帶有加強桿的軸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04013.3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0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M·洛伊納;R·西馬克;S·凱勒;C·格特;B·普弗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羅茲-貝克特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C9/06 | 分類號: | D03C9/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譚祐祥 |
| 地址: | 德國阿爾***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帶有 加強 | ||
1.用于織機綜框的軸桿(10),包括:
基體(12),所述基體(12)包括沿縱向方向(L)延伸的至少一個接收空間(25),所述接收空間在三個側面上由所述基體(12)的相應一個條塊(19、27)界定并且具有朝向一個側面的開口(28);
鎖定裝置(35),所述鎖定裝置(35)布置在所述基體(12)上;
加強桿(26),所述加強桿(26)具有第一部分(45)和直接相鄰的第二部分(46),所述第一部分(45)具有基本恒定的寬度(b1),所述第二部分(46)具有與第一寬度(b1)不同的第二寬度(b2);
其中,所述加強桿(26)的第一部分(45)布置在所述接收空間(25)內,并且其中,所述基體(12)的鎖定裝置(35)作用在所述加強桿(26)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50)與所述第二部分(46)鄰接,具有基本恒定的第三寬度(b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寬度(b3)對應于所述第一寬度(b1)或對應于所述第二寬度(b2)或對應于所述基體(12)的寬度。
4.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強桿(26)的兩個鄰接部分(45、46)之間形成臺階形過渡區域(48),在該情況中,鎖定裝置(35)鄰接抵靠所述過渡區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形過渡區域(47)具有鄰接表面(49),所述鄰接表面(49)限定所述加強桿(26)沿插入方向(Z)的位置,所述加強桿(26)沿所述插入方向(Z)插入通過所述接收空間(25)的開口(28)。
6.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裝置(35)在兩個相對的條塊(27)的每一個上具有一個鎖定突出部(36),所述條塊界定所述接收空間(25)。
7.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28)定向成沿著所述綜框(10)的移動方向(H)。
8.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強桿(26)和界定所述接收空間(25)的條塊(27)之間存在間隙(38)。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38)在兩個鄰接條塊(19、27)之間的角部區域中具有最大的強度。
10.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提供具有相同或不同橫截面的兩個接收空間(25a、25b)。
11.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12)由第一材料構成,并且所述加強桿(26)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復合材料構成。
12.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空間(25)或所述接收空間中的至少一個(25b)朝向所述軸桿(11)的綜絲安裝軌道(13)開口。
13.用于加強軸桿(11)的基體(12)的加強布置結構(61),
包括沿縱向方向(L)延伸的加強桿(26),
其中,所述加強桿(26)具有面向綜絲安裝軌道(13)的外側(62),
包括沿縱向方向(L)延伸的碰撞體(60),所述碰撞體至少部分地由彈性材料構成并且設置為用于布置在所述綜絲安裝軌道(13)上的綜絲(14)的阻尼鄰接部,并且
包括連接布置結構(63),所述連接布置結構(63)包括設置在所述加強桿(26)上的連接裝置(64)和設置在所述碰撞體(60)上的連接裝置(65),所述連接裝置(64)與所述連接裝置(65)相互作用。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加強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64)和所述連接裝置(65)建立可釋放的形狀配合鎖定和/或非形狀配合連接。
15.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軸桿,包括如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加強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桿(26)的外側(62)布置在所述接收空間(25b)之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羅茲-貝克特公司,未經格羅茲-貝克特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401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