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優化催化裂化原料性質的加氫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03931.4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33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大為;孫淑玲;楊清河;劉佳;聶紅;王奎;李大東;劉學芬;戴立順;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45/04 | 分類號: | C10G45/04;C10G45/08;B01J32/00;B01J2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優化 催化裂化 原料 性質 加氫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烴油加氫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原油重質化趨勢的不斷加劇以及社會發展對輕質油品需求的不斷增加,重油加氫與催化裂化的組合工藝技術受到煉油企業的普遍青睞。組合工藝不但可以提高輕質油品的收率,而且有利于降低硫、氮等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受催化裂化工藝及催化劑影響,為了提高輕質油品收率,降低催化劑單耗,要求重油催化裂化原料油中金屬Ni+V含量應低于20ppm,硫含量低于0.5%,殘炭含量小于6.0%。但是由于原料性質不斷變差,重油加氫處理作為催化原料預處理過程就要求具有更高的雜質脫除能力及反應穩定性。提高雜質脫除率可以通過提高加氫處理反應的苛刻度來實現,但這樣也會導致催化劑運轉壽命的縮短。因此采用新的催化劑及加工處理方法是生產高品質催化裂化原料的最佳選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需求,提供一種新的、可以優化催化裂化原料性質的重質原料油加氫處理方法。
本發明涉及以下內容:
1、一種優化催化裂化原料性質的加氫處理方法,包括在加氫處理反應條件下,將重質原料油依次與包括加氫處理催化劑Ⅰ、加氫處理催化劑Ⅱ和加氫處理催化劑Ⅲ的催化劑組合接觸,以體積計并以所述催化劑組合的總量為基準,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Ⅰ的含量為5-60%,加氫處理催化劑Ⅱ的含量為5-50%,加氫處理催化劑Ⅲ的含量為10-60%;其中,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I含有成型氧化鋁載體,所述載體孔體積為0.8毫升/克~1.2毫升/克,比表面積為90平方米/克~230平方米/克,最可幾孔直徑為20納米~30納米,平均孔直徑為25納米-35納米,直徑10納米~60納米孔體積占總孔體積比例為95%~99.8%;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Ⅱ含有選自至少一種第VIB族和至少一種第VB族的加氫活性金屬組分,以氧化物計并以催化劑Ⅱ為基準,所述第VI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2-15重量%,第V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2-12重量%。
2、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體積計并以所述催化劑組合的總量為基準,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Ⅰ的含量為10-50%,加氫處理催化劑Ⅱ的含量為10-40%,加氫處理催化劑Ⅲ的含量為20-50%;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I中的所述載體的孔體積為0.8毫升/克~1.2毫升/克,比表面積為90平方米/克~230平方米/克;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Ⅱ中的第VIB族的金屬組分選自鉬和/或鎢,第VB族的金屬組分選自釩和/或鈮,以氧化物計并以催化劑Ⅱ為基準,所述第VI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5-12重量%,第V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5-9重量%。
3、根據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Ⅱ中的所述第VIB族的金屬組分為鉬或鎢,第VB族金屬組分為釩,以氧化物計并以催化劑Ⅱ為基準,所述第VI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5-12重量%,第V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1-9重量%。
4、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I含有加氫活性金屬組分,所述加氫活性金屬組分選自至少一種VIII族金屬組分和至少一種VIB金屬組分,以氧化物計并以所述催化劑I為基準,VIII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大于0至小于等于5重量%,VI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大于0至小于等于15重量%。
5、根據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III族金屬組分選自鎳和/或鈷,VIB金屬組分選自鉬和/或鎢,以氧化物計并以所述催化劑I為基準,VIII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1-3重量%,VI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5-10重量%。
6、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Ⅱ含有載體,以壓汞法表征,所述載體的孔容為0.95-1.2毫升/克,比表面為50-300米2/克,所述載體在直徑為10-30nm和直徑為300-500nm呈雙峰孔分布,直徑10-30nm的孔占總孔容的55-80%,直徑300-500nm的孔占總孔容的10-35%。
7、根據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的孔容為0.95-1.15毫升/克,比表面積為80-200米2/克,直徑為10-30nm孔的孔體積占總孔容的60-75%,直徑為300-500nm孔的孔體積占總孔容的15-30%。
8、根據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處理催化劑Ⅱ的成型載體中含有鹵素,以元素計并以所述催化劑Ⅱ的載體為基準,所述鹵素的含量為0.1-6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39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