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升電氣絕緣的多指令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03679.7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9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64 | 分類號: | H01H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靜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升 電氣 絕緣 指令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指令開關,尤指一種可提升電氣絕緣的多指令開關。
背景技術
隨各項電子裝置的體積越趨小型化,電子零組件的設計也隨之小型化,就以輸出控制信號的開關元件來說,就目前的開關元件,其結構可參見中國臺灣第M350087號、第507921號、第289485號等專利案所示,其中又以圖1所示的開關元件結構進行說明,常用的開關元件具有一開關外殼、一共同接腳1、一常閉接腳2以及一常開接腳3,該開關外殼具有一容置空間、一設置于該容置空間內的彈性簧片41以及一設置于該容置空間內的支撐架42,該支撐架42具有一供該彈性簧片41位移其中的位移軌道421,以及一設置于該位移軌道421中的絕緣擋塊422。而該共同接腳1穿設該開關外殼延伸于該容置空間內,與該彈性簧片41導電接觸,該第一接腳3則部分嵌設于該支撐架42之中,并延伸至該位移軌道421內抵靠于該絕緣擋塊422的一側。該常開接腳3穿設該開關外殼部分裸露于該位移軌道421中,而所裸露部分則抵靠該絕緣擋塊42與該常閉接腳2抵靠的另一側。當該彈性簧片41受外力擠壓位移于該位移軌道421中,該彈性簧片41則由原先接觸的該常閉接腳2跨越該絕緣擋塊422,而與該常開接腳3接觸。
然而,該導電簧片41于上下運動過程中接觸該第一接腳2或該第二接腳3,會因為放電造成電弧熔化接點,產生碳渣噴灑于四周,并堆積于該絕緣擋塊422之上,經長時間的累積,碳渣會于該絕緣擋塊422上形成一連接該常閉接腳2與該常開接腳3的導電層。該導電層于安規高壓測試時,會造成該常閉接腳2與該常開接腳3導通,導致該微動開關無法正常操作,進而無法通過較高安培數的安規認證,也無法確保產品的良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克服常用開關結構易因碳渣堆積而造成元件失效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提升電氣絕緣的多指令開關,該多指令開關具有一殼體、一共同接腳、一切換接腳組。該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設于該容置空間受一使用者按壓進行一往復按壓行程的一導電簧片、以及一設于該容置空間內的支撐架,該導電簧片具有一常態連接段及一切換連接段,該支撐架具有一供該切換連接段位移其中的限制軌道。該共同接腳穿設該殼體延伸于該容置空間內,并常態與該常態連接段導電接觸。該切換接腳組穿設該殼體并延伸于該容置空間內,該切換接腳組包含有設置于該支撐架上的一第一接腳以及一第二接腳,該第一接腳具有一位于該限制軌道內的接觸段,該第二接腳具有一位于該限制軌道內的觸發段,該限制軌道具有一在該觸發段與該接觸段之間具有一絕緣空間。
于一實施例中,該支撐架具有一固定該第一接腳的第一支撐部,以及一固定該第二接腳的第二支撐部。
于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撐部具有一與該第一接腳嵌設的第一嵌合槽,該第二支撐部具有一對應該第一嵌合槽開設且與該第一接腳嵌設的第二嵌合槽。
于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支撐部具有一固定該第二接腳的固定槽。
于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接腳具有一嵌于該第一支撐部并與該接觸段連接的連接段。
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是由一底殼以及一頂蓋所組合而成。
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具有一組裝有該導電簧片的按壓件。
于一實施例中,該按壓件具有一于該往復按壓行程中受使用者按壓產生形變的撓性支撐件。
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具有一設置于該容置空間內且套設該共同接腳與該導電簧片連接的復歸彈簧。
通過本發明結構相較于常用多指令開關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本發明位于該限制軌道內的該接觸段以及該觸發段之間具有一絕緣空間,該絕緣空間可避免該導電簧片切換過程中產生的該碳渣堆積于該接觸段以及該觸發段之間,而可以確實提升開關元件的電氣絕緣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常用開關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升電氣絕緣的多指令開關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升電氣絕緣的多指令開關另一視角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升電氣絕緣的多指令開關剖面分解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圖4中A-A線段釋放位置剖面示意圖。
圖5B為本發明圖4中A-A線段按壓位置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涉及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36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