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輻條接設座的復合材自行車輪圈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02952.4 | 申請日: | 2013-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0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林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維平 |
| 主分類號: | B60B21/06 | 分類號: | B60B21/06;B60B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劉祖芬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輻條 接設座 復合 自行車 輪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自行車的輪圈結構,特別是使用于無內胎的復合材質輪圈,并同時提供輻條接設的輪圈結構。
背景技術
自行車的輪圈主要為自行車直接接觸地面滾動以使車體前進,其結構大致上具有環繞的框體,設于圓形框體中心部位的輪轂,以及設于框體與輪轂間使框體維持其真圓度的若干輻條所組成;于材質應用上則由早期的木制,逐漸演化成金屬框體結合橡膠輪胎,至目前的金屬圈結合復合材質的應用。
自行車輪圈與輪胎間的結構,又可進一步區分為“有內胎”及“無內胎”兩種,其中“有內胎”是指于輪圈與輪胎之間,以一內胎于充氣后作為輪胎支撐,內胎充氣程度可調整輪胎的硬度,可影響騎乘時的施力及抓地力;“無內胎”則是于輪圈與輪胎之間未設置內胎,僅以輪圈與輪胎兩者緊密結合并形成可充氣的密閉空間,以其密閉空間的充氣程度可調整其硬度。
現有屬“有內胎”的自行車輪圈結構,如中國臺灣第092114216號發明專利所揭露的“具補強結構的自行車輪圈”,該輪圈具有一環框結構,該環框結構由復合材質制成,并包括有:一上橋部;兩側壁,連設于該上橋部兩側,并圍設成一胎槽以裝設輪胎,且每一側壁具有一內側面及一外側面;一下橋部,銜接于該兩側壁,并均勻布設有輻絲孔,以供輻絲的外端組定;金屬補強網,設置于兩側壁的內、外側面間;借以增加胎槽承受輪胎的張力。
現有屬“無內胎”的自行車輪圈結構,如中國臺灣第96100655號發明專利所揭露的“自行車復合輪圈”,其包含:一輪圈本體,具有二相互間隔且配合界定出一輪胎密接空間的側壁、一其相反兩側是分別連接該二側壁的內環緣且界定出一輻條組接空間的內周壁,以及一設置于該二側壁與該內周壁的相交接處且分隔該輪胎密接空間與該輻條組接空間的第一環肋壁,該內周壁具有多數間隔排列的貫孔,以及多數分別位于任二相鄰貫孔間的內凹縷空槽,該多數貫孔與該多數內凹縷空槽是皆連通于該輻條組接空間;以及多數輕質強化壁板,是與該輪圈本體互為異種材質,并分別嵌設于該輪圈本體的內周壁的該多數內凹縷空槽處。
另一種現有也屬“無內胎”的自行車輪圈結構,如中國臺灣第97218351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復合材質輪圈結構”,其具有內圈面及外圈面,其中,內圈面以鋼絲與輪轂連接,外圈面用以供輪胎穿套,其主要特征在:復合材質輪圈內圈面連接鋼絲調整帽處,在復合材質輪圈成型時于內面包覆一質硬內襯塊,內襯塊位置可鉆設內螺孔,借內襯塊以承受鉆設內螺孔的破壞力及鋼絲調整帽連接后的拉力。
以目前“無內胎”的輪圈結構分析,由于輪圈與輪胎于接設后必須呈一密閉空間,于充氣時才可維持飽滿且不漏氣,因此于結構設計上多著重在輪胎的胎唇及輪圈外框形成的外溝緣部位;另一方面,輪圈材質也多使用金屬材質,可利用抽拉制程將輪圈所須結構一體成形后,再進行彎折成圓圈狀,以及輻條組設作業。
除有無內胎的區分外,自行車輪圈也因材質應用不同,而于結構上的設計需求也相異;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自行車輪圈材質,大致可分為“全金屬材質”與“金屬及復合混合材質”,其中全金屬材質是以金屬材質抽拉一體成形的輪圈,其可制成依需求的形狀及隔緣內壁的框體;金屬及復合混合材質則以抽拉制成的金屬材質外框部,配合以層層貼覆加工形成復合材質之內框部所共同組成。此兩類輪圈同樣于外框部形成冂字槽溝與輪胎接設并共同形成可充氣的封閉空間,于內框部則與各輻條接設。
然而,輪圈的內框部因必需與各該輻條組設而往往需要進行鉆設或螺設,使形成可供輻條接設并配合其他可定位元件的組接部位,此類鉆設孔將使輪圈框部無法形成封閉狀態,因此于內、外框間以一隔緣分隔,使外框部位可與輪胎維持密閉狀態,而內框則可依需求鉆設組接孔。
只是,此一可鉆設的內框部于應用上也有其限制,于復合材質(如碳纖維者)的內框部倘若進行鉆設則會使內框整體結構破裂,尤其目前自行車輪圈結構又趨向于輕量化需求,而使用復合材質輪圈則不僅重量較輕,又同時具有較佳的地面沖擊力的緩沖效果,為目前自行車輪圈最優的材質使用,也因此業界即針對輻條接設于復合材內框的結構進行研究開發,以克服碳纖維材質無法鉆設的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維平,未經林維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29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駛、停時蓄電池供電的冷暖空調裝置
- 下一篇:伸縮式安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