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盤驅動器懸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02934.6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85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瀧川健一;半谷正夫;安藤利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發條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B17/02 | 分類號: | G11B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鳴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盤驅動器 懸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磁盤驅動器懸架(suspension),該磁盤驅動器懸架包括為例如鋯鈦酸鉛(PZT)的微型致動器元件。
背景技術
人們在諸如個人計算機之類的信息處理設備中使用硬盤驅動器(HDD)。硬盤驅動器包括可繞芯軸旋轉的磁盤、可繞樞軸轉動的托架等。包括致動器臂在內的托架構造成通過諸如音圈馬達之類的定位馬達相對于盤的軌道橫向地繞樞軸轉動。
懸架安裝在致動器臂上。懸架包括負載梁以及疊置于其上的撓性件。構成磁頭的滑動件安裝在形成于撓性件的遠端部附近的萬向節部上。滑動件設置有用于訪問數據、即讀取或寫入數據的元件(轉換器)。負載梁、撓性件、滑動件等構成磁頭萬向節組件。
為了克服盤的記錄密度增大的問題,磁頭應相對于各個盤的記錄表面更精確地定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已開發了兩級致動器(DSA)懸架,這些懸架將定位馬達(音圈馬達)和由諸如鋯鈦酸鉛(PZT)之類的壓電材料制成的微型致動器元件結合。
懸架的遠端可通過向致動器元件施加電壓并由此使致動器元件變形來沿擺動方向(或相對于軌道橫向)快速運動極小距離。如在日本專利申請特許公開第2003-059219號(專利文獻1)和第2010-146631號(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那樣,此外,已知微型致動器元件設置在撓性件的萬向節部上的DSA懸架。
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微型致動器被稱為背馱式微型致動器。在背馱式微型致動器中,PZT等的微型致動器元件疊置在滑動件的背面上。在此情況下,微型致動器元件的厚度加到滑動件的厚度上。因此,磁頭萬向節組件的磁頭部的厚度增大,從而使得難以減小磁盤驅動器的厚度。在一些背馱式微型致動器中,由機械沖擊引起的、施加于磁頭萬向節組件的負載(如果有的話)會作用于滑動件和微型致動器元件。因此,諸如PZT的易碎材料制成的微型致動器元件易于斷裂。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微型致動器包括固定到舌形件的一個表面(面向負載梁)的微型致動器元件和固定到舌形件的另一表面的滑動件。在這種微型致動器的情況下,形成于負載梁上的凹窩的遠端與舌形件的一個表面接觸。因此,有必要使微型致動器元件的厚度小于凹窩的突出高度。由此,存在由諸如PZT的易碎材料所制成的微型致動器元件容易斷裂的問題。
此外,傳統DSA懸架的導電電路部容易擺動,因為它繞過一對微型致動器元件而設置在外部。在此情況下,導電電路部隨著被驅動的微型致動器元件振動而搖擺,且萬向節部不可避免地受到振動的影響。此外,當滑動件由微型致動器元件樞轉時,導電電路部由于其大運動量而張緊,由此可能會阻礙到滑動件的樞轉運動。此外,如果導電電路部的一部分設置在微型致動器元件附近,易碎的微型致動器元件會在與導電電路部分接觸時斷裂。
發明內容
由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磁盤驅動器懸架,該磁盤驅動器懸架構造成使微型致動器元件的厚度靈活性較高,可以在驅動微型致動器元件時減小導電電路部的運動,且可以防止微型致動器元件受損。
根據實施例的磁盤驅動器懸架包括負載梁和撓性件。撓性件包括固定到負載梁的固定部分和其上安裝有滑動件的萬向節部。各自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微型致動器元件設置在滑動件的兩側。撓性件包括一對第一支承部、一對第二支承部和其上安裝有滑動件的舌形件。該對微型致動器元件的對應第一端部各自固定到該對第一支承部。該對微型致動器元件的對應第二端部各自固定到該對第二支承部。此外,懸架包括支承突出部(例如,凹窩的凸表面)和導電電路部,該支承突出部相對于負載梁可擺動地支承鉸接部。導電電路部包括導通到滑動件的元件的導體和連接到微型致動器元件的電極的導體。此外,導電電路部包括設置在舌形件上的該對微型致動器元件之間的第一配線型式部和相對于萬向節部從第一配線型式部向后延伸的第二配線型式部。
根據該實施例的設置,微型致動器元件設置在滑動件的兩側。第一配線型式部設置在微型致動器元件之間,而第二配線型式部相對于萬向節部從微型致動器元件之間向后延伸。因此,當驅動微型致動器元件時,由于導電電路部與設置在微型致動器元件外的傳統形式相比運動得少,因而可以防止導電電路部搖擺。此外,導電電路部不位于微型致動器元件上方,因而,可以防止微型致動器元件由于與導電電路部接觸而受損。此外,微型致動器元件的厚度的靈活性較高,從而可用的微型致動器元件的機械強度較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發條株式會社,未經日本發條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29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