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漏斗流中兩種粉體混合特性的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02786.8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43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袁竹林;孫珊珊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5/04 | 分類號: | 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漏斗 流中兩種粉體 混合 特性 測量方法 | ||
1.一種漏斗流中兩種粉體混合特性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測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加料:首先獲取兩種粉體,該兩種粉體中,一種是可溶性粉體(2),另一種是非溶性粉體(3),然后封閉料倉(1)底部,向料倉(1)中加入一種粉體,之后再加入另一種粉體;???
步驟20)采樣:在料倉(1)下方放置取樣容器(5),然后打開料倉(1),料倉(1)內(nèi)的粉體下落,并落至取樣容器(5)中,通過計時,在相同的時間周期內(nèi)更換取樣容器(5),獲取不同時間段的下落粉體;
步驟30)測量:對步驟20)中的每個取樣容器(5),采用稱重設備稱取取樣容器(5)中的混合粉體重量,然后通過溶解方法,去除混合粉體中的可溶性粉體(2),再對所剩非溶性粉體(3)烘干稱重,得到混合粉體中可溶性粉體(2)和非溶性粉體(3)各自所占比例;按照采樣的時間順序,確定每次采樣的混合粉體中可溶性粉體(2)和非溶性粉體(3)所占的比例,獲得漏斗流中兩種粉體的混合特性曲線。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流中兩種粉體混合特性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0)中,向料倉(1)中先加入可溶性粉體(2),后加入非溶性粉體(3),或者向料倉(1)中先加入非溶性粉體(3),后加入可溶性粉體(2)。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流中兩種粉體混合特性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0)中,采樣的時間周期為5—10秒。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jīng)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2786.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