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3,5-二溴水楊醛縮碳酰肼雙希夫堿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01608.3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2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張淑華;王娓;肖瑜;張春練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桂林理工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C07C281/14 | 分類號: | C07C28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水楊 醛縮碳酰肼雙希夫堿 合成 方法 | ||
1.一種3,5-二溴水楊醛縮碳酰肼雙希夫堿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將0.4-0.5克分析純碳酰肼和60-62毫升無水乙醇加入到三口燒瓶中,加熱至溶解;?
(2)在攪拌下向步驟(1)的溶液中加入38-40毫升溶有3.0-3.2克分析純3,5-二溴水楊醛的無水乙醇溶液;
(3)向步驟(2)所制得的溶液滴加1.0-1.4毫升分析純乙酸,并在60-70℃回流攪拌1.5-2.0小時,冷卻至室溫,過濾,用無水乙醇溶液洗滌,得到白色沉淀;
(4)將0.13-0.15克步驟(3)得到的白色沉淀溶于6-7毫升分析純二氯甲烷和4-5毫升分析純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靜置23-25小時,得到3,5-二溴水楊醛縮碳酰肼雙希夫堿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xué),未經(jīng)桂林理工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1608.3/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07C 無環(huán)或碳環(huán)化合物
C07C281-00 含有包括在C07C 269/00至C07C 279/00組中的官能團的碳酸的衍生物,其中至少該官能團的1個氮原子進一步連接另一個不屬于硝基或亞硝基的氮原子
C07C281-02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的化合物NNCOO
C07C281-06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的化合物NNCON,NNCON或NNCON,例如氨基脲
C07C281-16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的化合物NNCNN或NNCNN,例如氨基胍
C07C281-20 .官能團的兩個氮原子相互雙鍵連接,例如,偶氮甲酰胺
C07C281-18 ..另一氮原子進一步與碳原子雙鍵連接,例如,脒基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