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心引力與水浮力驅動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01568.2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5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長富;黃淑梅;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長富;黃淑梅;劉強 |
| 主分類號: | F03G7/10 | 分類號: | F03G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685 河南省濟源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心引力 浮力 驅動 | ||
地心引力與水浮力驅動機設計原理說明文:?
一、如圖1所示:在一種可以上下活動的圓柱形空桶罐式容器上頂部安裝上能夠驅動齒輪轉動的齒條,然后把它放入另一種固定的與其自身尺寸有一定比例同樣也是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逐漸向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注入一定量或一定體積的水液體,那么這一可以上下活動的圓柱形空桶罐式容器由于水漲船高的原理,就可以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逐漸上升,從而驅動齒輪轉動進行負荷做功。?
二、如圖2和圖3所示:把具有一定重量和體積、也可以上下活動的圓柱形桶罐式器皿或圓柱形桶罐式物體(以下稱圓柱形桶罐式物體),放入與自身尺寸有一定比例,里面也有一定量或一定體積水液體的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并且把這一裝置與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連接。同時再在這一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外側設置一個重量平衡器,通過索輪或帶輪與自身內部可以上下活動的圓柱形桶罐式物體相連接,如圖4和圖5所示。如果把圓柱形桶罐式物體的重量和體積設計成與自身排開水液體相同的重量和體積時,那么這一重量和體積均為M的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就會受到垂直向上合力也為M的拉力與托力(重量平衡器的拉力與水的浮力),并且這一拉力與托力能根據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高度的位置變化可以進行互相轉化,同時又能一直保持合力為M的恒定狀態,那么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上頂部時,它所受到的拉力為最大值M,而所受到的托力則為最小值0。隨著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的位置逐漸降低,它所受到的拉力將會逐漸減小,而所受到的托力則將會逐漸增大。當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已下降到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最底部時,它所受到的拉力將為最小值0,而所受到的托力則為最大值M。又隨著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借助另外一種方式的外力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底部再逐漸上升時,它所受到的拉力將又會逐漸增大,而所受到的托力則又會逐漸減小。直至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又上升到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最頂部時,它所受到的拉力將又會變成最大值M,而所受到的托力則又會變成最小值0。綜上所述,該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受這一自然形式的拉力與托力的共同作用,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設定的垂直運行線上任意位置,它都會保持平衡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因此,可以證明這一自然形式的拉力與托力,既是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下降時的阻力,又是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上升時的動力。假如這一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上頂部時,為其增加一微小重量r,那么它就能克服這一自然形式的拉力與托力,促使這一重量變為M+r的圓柱形桶罐式物體因為地心引力自然向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底部下降。當這一重量變為M+r的圓柱形桶罐式物體下降到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下底部時,則它又能借助大于r的另外一微小拉力,再重新上升至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上頂部。而此時如果解除這一重量變為M+r圓柱形桶罐式物體上的另外一微小拉力,則它又能在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內上頂部因為地心引力而從新開始下降。?
三、如圖4和圖5所示:在兩個固定的圓柱形桶罐式容器底部進行互通式連接,同時也把這兩種裝置的功能作用也進行互相聯系。以持續均衡的微小拉力F1,同時在系統重量平衡機構和水浮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漸提升右側圓柱形罐狀容器內的圓柱形物體,如圖5所示。當圓柱形物體上升到系統設計的最高位置時,解除這一持續均衡的微小拉力F1,則擁有一定重量和體積的圓柱形物體就會逐漸沉降到圓柱形罐狀容器底部,從而壓注左側圓柱形罐狀容器內的水位上升,促使這一圓柱形罐狀容器內承載有較大負荷力F2的圓柱形浮力罐也逐漸上升,如圖4所示。通過這樣一組特別設計,巧妙的把地心引力與水浮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在相同距離以較小之力F1所做較小之功W1=F1S間接轉化成以較大之力F2所做較大之功W2=F2S的科學奇跡。?
四、如圖6所示地心引力與水浮力驅動機工作原理圖:運用2組或2N組以上如圖4和圖5所示的系統裝置,進行左右對稱性組合設計,同時在各相應部位配置各種機件和機械機構,把這2組或2N組以上的系統裝置互相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達到這一有機整體的二系統可以互相支持,可以永不停止的交替運行,可以無窮無盡的向系統外傳送出既無消耗又無污染甚至是無中生有的機械動力。?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長富;黃淑梅;劉強,未經劉長富;黃淑梅;劉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15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