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在制備防治胃潰瘍的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01077.8 | 申請日: | 2013-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6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中秋;蔡錚;羅輝;麥揚;鐘天恒;李緒乾;雷曉璐;武飛臻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y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P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51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慢性 胃炎 中藥 制備 防治 胃潰瘍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用配制品,具體涉及含地黃屬植物的未確定結構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人們工作節(jié)奏加快、飲食不規(guī)律、精神壓力過大,使胃病的發(fā)病率開始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胃炎和胃潰瘍。
胃炎是指各種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性變化,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和惡心、嘔吐;后者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有嘔血和黑糞。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癥狀和體征,一般僅見飯后飽脹、泛酸、噯氣、無規(guī)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黏膜肌層的組織損傷。現代研究認為,胃潰瘍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胃黏膜的防御功能減弱,損害因子增強或兩者兼有而導致潰瘍的形成。防御因子包括胃黏膜血流量、碳酸氫鹽和黏液的分泌、細胞膜的完整性、細胞再生、前列腺素生成、消化道激素分泌等,損害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門螺桿菌、胃及十二指腸協(xié)調運動障礙等。胃潰瘍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伴或不伴嘔吐、惡心、反酸、噯氣等癥狀,也有不少病人以胃潰瘍的各種并發(fā)癥如穿孔、出血、幽門梗阻為首發(fā)癥狀。
在臨床上,雖然有胃炎對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壞后導致胃酸向胃黏膜內彌散形成胃潰瘍,但是由于胃炎與胃潰瘍的病理病因不同,因此治療的藥物也不同。對于急性胃炎常給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膠囊)或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膠囊),慢性胃炎則除抑酸抗酸藥外,還常用胃腸動力藥(如嗎叮啉)、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鋁)。目前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黏膜保護劑,臨床常用的有:胃速樂、樂得胃、胃必治、胃必妥;另一類是攻擊因子抑制藥物,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洛賽克等。
在我國用中藥治療胃病歷史悠久,療效確切。公開號為CN100998687A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該組合物由三叉苦60-90重量份、九里香60-90重量份、兩面針60-90重量份、木香30-60重量份、黃芩15-45重量份、茯苓15-45重量份、地黃15-45重量份和白芍15-45重量份制成。上述專利申請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已開發(fā)出中成藥三九胃泰顆粒(國藥準字Z44020705)和三九胃泰膠囊(國藥準字Z44020704),其中三九胃泰顆粒已收錄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第一部。具上述藥典記載,三九胃泰顆粒具有清熱燥濕、行氣活血和柔肝止痛的作用,用于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但是現有技術中,既未見上述專利申請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可治療胃潰瘍的報導,也未見上述專利申請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可治療超過黏膜肌層的組織損傷的描述。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公開號為CN100998687A的發(fā)明專利申請所公開的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即三九胃泰中藥制劑)在制藥中的新用途。
上述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的新用途如下所述:
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在制備防治胃潰瘍的藥物中的應用,其中,所述藥物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三叉苦70~80份,九里香70~80份,兩面針70~80份,木香40~50份,黃芩25~35份,茯苓25~35份,地黃25~35份,白芍25~35份;所述的有效成分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按比例稱取原料藥,先加入8倍量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回流提取1.5h,再用體積濃度為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入8倍量體積濃度為50%乙醇提取0.5h;然后,合并提取液,60℃減壓旋轉蒸發(fā)濃縮至無醇味,得醇提物;
(2)按醇提物︰大孔吸附樹脂為1︰1的體積比將所得到的醇提物上樣于徑高比為1︰6的大孔吸附樹脂柱,充分浸潤飽和后,先用5BV(BV為柱體積)蒸餾水洗滌,再相繼以5BV體積濃度為50%的乙醇和5BV體積濃度為80~90%的乙醇洗脫,收集合并兩次乙醇洗脫液,減壓濃縮,干燥即可。
上述應用中,所述的藥物是由所述的有效成分和醫(yī)學上可接受的輔料組成的顆粒劑或膠囊劑。所述藥物的用法和用量為:每天2次,每次相當于生藥量20g,7天為一個療程。
本發(fā)明先分別選擇濃醇和稀醇對所述的原料藥進行雙提,最大限度地將原料藥中的生物堿、苷、黃酮提取出來,然后再采用大孔吸附樹脂進行純化,把易溶水而不溶于醇的雜質除去,從而顯著提高了所述提取物防治胃潰瘍的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藥物防治胃潰瘍的效果由下述實驗予以證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yī)科大學,未經南方醫(y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10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處理裝置
- 下一篇:太陽能發(fā)電追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