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外敷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00728.1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0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正玲;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正玲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P15/00;A61K35/55;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盆腔炎 中藥 外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外敷劑。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多為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正規的治療,或者體質差,病情遷延或失治誤治所致。近年來,慢性盆腔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癥狀主要表現下腹部墜痛,腰、骶部脹痛,性交痛或痛經,常在經前、性交后或勞動后加重,白帶增多。目前隨著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抗藥菌株的增多,抗生素治療效果越來越不理想,長期使用抗生素可產生各種副作用,患者難于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外敷劑。中醫理論認為,女子經、孕、產、乳皆以血為用,沖為血海,任為陰脈之海,主人身之精血津液,婦人經期、產后血室正開,于余未盡,易為六淫、七情、飲食、勞倦及房勞所傷,日久易形成氣滯血瘀、濕熱瘀結或寒濕凝滯等證,又因失治誤治,或機體正氣不足,病情遷延日久,毒邪阻滯靜脈,血液不暢,而形成瘀滯積聚,故“久病入絡”、“久病必有瘀”。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外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華鳳仙35-45份、樹扁竹25-50份、小白撐30-40份、獨行千里15-18份、水蛭6-8份、黃三七15-20份、蛋不老20-35份、麝香20-25份、艾葉20-30份、蓽澄茄10-15份、小伸筋草35-50份。
優選的,華鳳仙40份、樹扁竹37份、小白撐35份、獨行千里17份、水蛭7份、黃三七18份、蛋不老27份、麝香23份、艾葉25份、蓽澄茄13份、小伸筋草43份。
制備方法將本發明所述中藥碾成粗顆粒,裝入棉布袋隔水蒸制熱透備用。
方中:華鳳仙、樹扁竹、小白撐清熱解毒,活血散瘀,除濕利尿,活絡止痛,消腫拔膿;獨行千里、水蛭破血散瘀,消腫止痛,舒筋活血,消癥;黃三七瀉火燥濕,清心除煩,抗菌消炎;蛋不老、麝香祛風濕,通經絡,消堅塊,開竅醒神;艾葉、蓽澄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小伸筋草舒經活絡,溫腎止痛。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來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婦科病房和門診患者,共156例,年齡21-55歲,其中21-35歲者占73%;城市比農村多,占65%;慢性、隱性起病者占75%。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78例,年齡21-55歲,平均(30.5±2.30);病程1-5年,平均(2.48±1.05)年。對照組78例,年齡22-56歲,平均(33.10±2.26)歲;病程1.5-6年,平均(2.61±1.26)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按第7版樂杰主編《婦產科學》診斷標準,典型臨床表現: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后及月經前后加劇;婦科檢查子宮常顯后位,子宮一側或兩側觸到增粗的輸卵管、顯條索狀,伴壓痛,還可觸到單側或雙側炎性包塊或囊性包塊,活動受限,壓痛,子宮一側或雙側的宮旁結締組織片狀增厚、壓痛。B超提示156例患者均有慢性盆腔炎的超聲波改變,分別為子宮后方包塊(直徑4-5cm)22例,雙側附件包塊(直徑4-6cm)45例,單側附件區包塊(直徑4-5cm)50例,伴后穹窿少量積液39例。
3、治療方法治療組外敷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外敷劑,即稱取華鳳仙40g、樹扁竹37g、小白撐35g、獨行千里17g、水蛭7g、黃三七18g、蛋不老27g、麝香23g、艾葉25g、蓽澄茄13g、小伸筋草43g,將上述中藥碾成粗顆粒,裝入棉布袋隔水蒸制熱透,將蒸透的藥袋,敷下腹部半小時,為防敷熱快蓋以棉被,2-3次/d,7天更換藥物一次,經期停用;對照組以安然舒經貼片(寧夏佑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隔衣貼敷于下腹痛重處,兩組均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觀察療效。
4、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婦科檢查陽性體征消失,B超顯示炎性包塊、盆腔積液消失,雙側附件正常;有效: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B超顯示炎性包塊縮小,增厚的附件變薄,盆腔積液減少或趨向消失;無效: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B超顯示炎性包塊無改變。
5、治療結果兩組治療三個療程后療效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治療三個療程后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比較,治療組的顯效率、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正玲,未經劉正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07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旋盤根
- 下一篇:殼寡糖的減肥降脂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