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氨酯樹脂組合物以及由其制備的聚氨酯復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9707.2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71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S·托雷斯;吳非;陳湛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思創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44 | 分類號: | C08G18/44;C08G18/48;C08G64/34;C08L75/06;C08L75/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邵長準;萬雪松 |
| 地址: | 德國勒***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氰酸酯反應性 制備 聚氨酯樹脂組合物 聚醚碳酸酯多元醇 聚氨酯復合物 多元醇 發泡劑 雙金屬氰化物催化劑 有機多異氰酸酯 聚合物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醚多元醇 官能度 環氧烷 活性氫 起始物 二氧化碳 化物 加成 自聚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聚氨酯復合物的聚氨酯樹脂組合物,包含:(a)有機多異氰酸酯;(b)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所述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包含:(b1)一種或多種聚醚碳酸酯多元醇,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通過使用雙金屬氰化物催化劑使二氧化碳和環氧烷化物在包含活性氫的起始物上加成而制備;(b2)一種或多種官能度為2?6的多元醇,所述多元醇選自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或其組合;(c)發泡劑,所述發泡劑的含量為0?0.2wt.%,基于所述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b)的總重量按100wt.%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氨酯樹脂組合物,具體地涉及一種包含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聚氨酯樹脂組合物。本發明還涉及由該聚氨酯樹脂組合物制備的聚氨酯復合物以及該聚氨酯復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氨酯樹脂基體是一類高交聯度的高分子材料,其常用于制備聚氨酯復合材料。與傳統的不飽和樹脂以及乙烯基酯樹脂體系相比,聚氨酯樹脂具有優異的耐疲勞性和耐化學腐蝕性,良好的沖擊韌性,不含有苯乙烯等特點,因此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復合材料領域中。
一般而言,具有較高機械性能的聚氨酯樹脂基體制備的聚氨酯復合材料也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聚氨酯樹脂基體的交聯密度比常規的不飽和樹脂和乙烯基樹脂低,因此聚氨酯樹脂基體的機械性能低于不飽和樹脂和乙烯基樹脂。但是如果提高聚氨酯樹脂基體的交聯密度,則樹脂的反應性會隨之提高,從而使聚氨酯復合物的成型工藝時間縮短,不利于聚氨酯復合物的制備。因此工業界一直努力開發一種能提高聚氨酯樹脂基體的機械性能但同時不影響其反應性的方法。
聚醚碳酸酯多元醇是一類由二氧化碳和環氧化合物制備的多元醇,其不僅可以減少對來源于石油化工的原料的需求,而且實現了對“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環保利用,因此有希望替代傳統的聚醚多元醇。但是聚醚碳酸酯多元醇僅用于有限的領域,例如US20090306239公開了一種由聚醚碳酸酯多元醇制備的聚氨酯微孔彈性體,W02010115567公開了一種由聚醚碳酸酯多元醇制備的聚氨酯彈性體。因此有利的是開發出使用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聚氨酯材料,從而讓拓展聚醚碳酸酯的應用領域。
發明概述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制備聚氨酯復合物的聚氨酯樹脂組合物,所述聚氨酯樹脂組合物包含:
(a)有機多異氰酸酯;
(b)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所述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包含:
(b1)一種或多種聚醚碳酸酯多元醇,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通過使用雙金屬氰化物催化劑使二氧化碳和環氧烷化物在包含活性氫的起始物上加成而制備,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的官能度為2-6,羥值為10-500mg KOH/g,以碳酸酯單元形式引入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為3-70wt.%,基于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總重量按100wt.%計;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含量為5-50wt.%,基于所述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的總重量按100wt.%計;
(c)發泡劑,所述發泡劑的含量為0-0.2wt.%,基于所述異氰酸酯反應性組分(b)的總重量按100wt.%計。
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發泡劑選自:水、一氯二氟代甲烷、二氯一氟代甲烷、二氯二氟代甲烷、三氯氟代甲烷、丁烷、戊烷、環戊烷、己烷、環己烷、庚烷、空氣、CO2、N2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中以碳酸酯單元形式引入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為5-35wt.%,基于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總重量按100wt.%計。
在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樹脂組合物的凝膠時間為40秒-48小時。
在本發明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官能度為2-4。
在本發明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羥值為10-400mg KOH/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思創德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科思創德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97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改進的空氣清除能力的微閥
- 下一篇:液晶顯示驅動器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