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礦用全自動化學預沉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99394.0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14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偉;蔣春燕;夏源;艾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源泰恒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214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全自動 化學 預沉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凈化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礦用全自動化學預沉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人均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時我國也是采煤大國,煤炭能源占據了能源總量的67.3%,煤炭的開采使地下水資料受到很大的污染,大量煤層顆粒、巖石粉塵、懸浮物、人為污染進入水中,礦井排放大量超標廢水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水質污染、地下水系統破壞,甚至無生產、生活水源,因此科學合理的處理礦井廢水就顯的十分重要,傳統的凈化裝置安裝周期長、成本高,投加絮凝劑后往往由于反應時間不夠(現國內大部分凈水器的反應時間相對較短,短的T=4min;中的T=8min;長的也不過12min),因而其出水效果不是很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要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反應時間長.出水指標優的礦用全自動化學預沉器.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新型的礦用全自動化學預沉器,包括反應區、澄清分離區和作業平臺附屬件,所述的反應區設有進水口、隔槽以及過水孔,所述的隔槽下方設有反應排泥斗,反應排泥斗底端開設有反應排泥口;所述的澄清分離區設有出水口、出水堰以及填料支架,填料支架上方鋪設有斜管填料,澄清分離區下方開設有沉淀排泥斗,沉淀排泥斗底端開設有沉淀排泥口。
進一步所述的反應排泥斗傾斜角度為65°-69°。
進一步所述的沉淀排泥斗傾斜角度為50°-52°。
進一步所述的出水堰為鋸尺形,間隙為80cm-100cm。
進一步所述的斜管填料采用玻璃鋼或PVC材料。
有益效果:
本發明對煤塵顆料增加了混凝反應時間通過全自動凈水器反應段的結構改進,強化了廢水流態的變化,使混凝反應更徹底,沉淀效果更明顯.通過設置斜管,增加懸浮物絮狀體的接觸面積,提高了表面負荷,實現了對懸浮物的快速分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中:1、反應區??2、澄清分離區??3、進水口??4、出水口??5、出水堰??6、隔槽??7、斜管填料??8、反應排泥斗??9、反應排泥口??10、沉淀排泥斗??11、填料支架??12、沉淀排泥口??13、作業平臺附屬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新型的礦用全自動化學預沉器,包括反應區1、澄清分離區2和作業平臺附屬件13,所述的反應區1設有進水口3、隔槽6以及過水孔9,所述的隔槽6下方設有反應排泥斗8,反應排泥斗8傾斜角度為69°,反應排泥斗8底端開設有反應排泥口9;所述的澄清分離區2設有出水口4、出水堰5以及填料支架11,出水堰5為鋸尺形,填料支架11上方鋪設有斜管填料7,斜管填料7采用玻璃鋼,澄清分離區2下方開設有沉淀排泥斗10,沉淀排泥斗10傾斜角度為52°,沉淀排泥斗10底端開設有沉淀排泥口12。
本發明對煤塵顆料增加了混凝反應時間通過全自動凈水器反應段的結構改進,強化了廢水流態的變化,使混凝反應更徹底,沉淀效果更明顯.通過設置斜管,增加懸浮物絮狀體的接觸面積,提高了表面負荷,實現了對懸浮物的快速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源泰恒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源泰恒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93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