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酒廠廢水厭氧發酵過程中通入微量空氣去除硫化氫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8505.6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安明哲;蘇建;劉陽;喬宗偉;鐘和平;張富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103/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高蕓 |
| 地址: | 644007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酒廠 廢水 發酵 過程 中通入 微量 空氣 去除 硫化氫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白酒釀造廢水處理的方法,特別適用于白酒釀造過程中產生高有機濃度的黃水、鍋底水以及洗糧廢水等含硫釀酒混合廢水的脫硫處理。
背景技術
白酒生產工序中,會產生各種有機廢水,如發酵池內的黃水、蒸餾過程中的底鍋水以及洗糧廢水等,針對于上述廢水,現階段的處理方法都是統一收集到指定區域,再進行“厭氧+好氧生化”工藝進行處理。具體的講,即是將混合廢水先放入厭氧池(非封閉式),利用厭氧微生物(甲烷菌等)發酵對其進行厭氧發酵,水解大分子物質,再將混合廢水泵入好氧池中,進行曝氣處理,使大量進入的氧氣進一步降低COD,最后排放。
在上述處理過程中,由于白酒釀造的原料均來源于農作物,生產過程只利用了原料中的淀粉和糖分,其他成分沒有利用,所以厭氧微生物發酵過程中就會產生多種氨基酸和蛋白質。
氨基酸和蛋白質會被硫酸還原菌(SRB)分解作用下產生S2-和SO42-,它們進一步轉化為硫化氫(H2S)進入大氣。由于硫化氫為惡臭味氣體,使得廢水處理現場及周邊的空氣環境極為惡劣,對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的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
更為嚴重的是,當厭氧池內的沼氣中硫化氫濃度超過1000ppm時會抑制厭氧甲烷發酵系統內的甲烷菌(MPB)的活性,使得整個廢水處理系統有發生崩潰的可能。
所以,如何去除厭氧池內的硫化氫,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所在。
現階段的已有廢水脫硫方法可概況為以下三種:
1.生物脫硫;處理效果不穩定;
2.添加試劑,化學沉淀;成本較高,易堵塞管道;
3.燃燒吸收;設備要求高,成本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酒廠廢水厭氧發酵過程中通入微量空氣去除硫化氫的方法以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
本發明為實現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酒廠廢水厭氧發酵過程中通入微量空氣去除硫化氫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密閉的厭氧發酵容器內有含硫廢水,含硫廢水在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包括硫化氫在內的沼氣,沼氣在厭氧發酵容器內、含硫廢水液面上的空間聚集;往空間內通入微量空氣,以質量計:空氣的通入量為沼氣產生量的7%-9%;出氣管將空氣與沼氣的混合氣體排出厭氧發酵容器外。
優化的:設置有循環容器,出氣管接入循環容器;連通管連接循環容器和空間。
優化的:連通管或出氣管的管路上設置有循環泵。
優化的:循環容器內有水,出氣管的管口位于水液面之下,排氣管的管口位于水液面之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打破了厭氧反應不能加空氣的常規固定思維,在不影響厭氧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條件下,能將厭氧甲烷發酵過程中由硫酸還原菌產生的硫化氫去除99%以上,保護了人員健康和環境污染,避免了厭氧系統內甲烷菌活性被抑制的問題,實現了在厭氧發酵的同時脫硫,避免了后續的沼氣的脫硫處理,提高能源回收率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空氣進入量與甲烷菌活性以及硫化氫去除率關系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法
實施例1:
在厭氧發酵罐1內裝有含硫廢水2,含硫廢水2未盛滿厭氧發酵罐1,那么在厭氧發酵罐1上部的含硫廢水2液面之上形成空間3。
同以往的厭氧發酵過程類似,在厭氧發酵罐1內,含硫廢水2進行厭氧發酵,會產生沼氣,沼氣匯聚在空間3內,由于厭氧發酵罐1為封閉式,所以沼氣不會逸出到環境中。
氣泵4將一定量的空氣從進氣管5泵入空間3內,空氣在空間3內和沼氣內的硫化氫氣體進行反應,生成水和單質硫(2H2S↑+O2↑=2H2O+2S↓),反應后氣體(脫硫后的沼氣)通過出氣管6排出氣體外,這時的排出氣體由于已經脫硫(出水硫化物<10ppm),所以基本沒有異味。
由于沼氣是連續產生的,所以,空氣也就不斷的進入與之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85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手指及觸摸屏
- 下一篇:自動截取顯示目標人像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