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管理電子書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8034.9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46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淑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Q50/20 | 分類號: | 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管理 電子書 方法 裝置 | ||
提供了一種用于管理電子書(e?book)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基于時間表,按時間區映射與課程教科書相對應的電子書,顯示時間表,所述時間表包括與按時間區映射的電子書相對應的對象和課程相關信息,以及如果觸摸了與電子書相對應的任意一個對象,則打開并顯示與被觸摸對象相對應的電子書的頁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書(e-book)。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電子設備中用于管理電子書的用戶界面。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增長,圖書現在以數字形式生產。將此類圖書稱為電子書。由于電子書不產生出版費用、不消耗例如紙張和油墨的原材料、不會造成關于供應充足的擔憂以及不產生發行成本,使其價格較低,預期在數字化時代將廣泛使用電子書。目前,電子書在圖書市場占據非常小的部分,由于出版的電子書的數量逐漸增多,甚至電子書的市場規模與日俱增,預期電子書在未來將占據相當大的部分。
隨著智能手機使用量的增加,明顯可以看出智能手機將成為電子書終端的首選。如果使用智能手機作為電子書終端,將有可能開發內容,使其不僅支持專用終端所擁有的電子書的各種多媒體功能,也使用智能手機的各種設備和傳感器來支持交互。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數量和復雜性不斷增加和改進,正在嘗試提供各種教育服務。例如,各種傳感器和設備正在用于矯正用戶的發音,使用接觸式傳感器用于寫作練習,甚至通過互聯網用于提交作業。
為了使用電子書,用戶在智能手機中安裝電子書程序或應用程序,通過互聯網或通過智能手機的外部端口(例如通用串行總線(USB)端口等)來獲得對電子書的訪問,然后每當用戶想要閱讀電子書時,執行電子書程序并選擇顯示電子書。
現有技術的電子書應用程序提供了一種用戶界面,以書架的形式顯示存儲在智能手機的存儲器中的電子書或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存儲的電子書。
圖1A和圖1B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在智能手機中顯示電子書的示例。
圖1A示出了以書架的形式顯示電子書的示例,圖1B示出了以列表的形式顯示電子書的示例。
大多以列表的形式或縮略圖(即包含外部封面信息的圖像)的形式來提供電子書應用。當用戶以列表的形式觀看電子書應用時,通過以接收日期、作者或標題來整理(sort)電子書,電子書應用提供了便于用戶的顯示。然而,這種結構是為一般用戶提供的常見顯示方案。
近來,智能手機使用量的增加已經導致對電子書興趣的增加。更具體地,對于教育性電子書和教育性應用程序(以下簡稱“應用程序”),例如普通圖書、教科書、練習冊等,具有越來越大的興趣。教育性應用程序大多是對教科書和教科書相關的內容進行關注,教育性應用程序的對象是上課(或講座)的學生。然而,目前還沒有用于觀看電子書的用戶友好界面。
因此,使用圖書或教科書的學生和其他用戶或聽講座的參與者需要用于觀看電子書的用戶界面。
以上信息作為背景信息提供,僅幫助本公開的理解。對于上述任何內容是否可作為關于本發明的現有技術沒有任何判定也沒有任何斷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方面是至少解決上述問題和/或缺點并至少提供下述優點。因此,本發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戶界面,用于為上課的學生或聽講座的參與者以時間表的形式對電子書(e-book)進行管理。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方法和裝置,用于在上課時間或講座時間自動地打開以時間表的形式管理的電子書,或通知用戶打開或不打開電子書。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方法和裝置,通過提供一種用戶界面,集成地管理面向課程的學校生活必需的內容,所述用戶界面允許針對每個上課時間或講座時間的作業或備忘錄功能和參考文件來與對應的電子書交互。
通過提供一種用于管理電子書的方法和裝置來實現上述方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80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段高無底柱留礦嗣后充填采礦法
- 下一篇:一種地下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