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彈管式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7699.8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5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云娟 |
| 主分類號: | E04F19/04 | 分類號: | E04F19/04;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管式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梯裙鈑或踢腳線固定,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彈管式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在電梯裙鈑裝飾固定(或家居裝潢)中,腰線、踢腳線起到保護墻面和加裝燈光視覺(電梯裙鈑內部加裝線型燈)的平衡作用。利用燈光內嵌于裝飾鈑中或裝飾鈑的材質、色彩等與室內相互呼應,可以起到非常美好的裝飾效果。但目前,踢腳線的裝潢多數采用石材、實木、瓷磚等材料,采用濕(或背面螺釘鎖緊)固定,不易更換、拆卸,也不方便過線、通風和做燈光裝飾等,這就給需要諸如在電梯內加入燈飾、通風等功能時的安裝和更換帶來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彈管式固定結構,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安裝、更換和拆卸都極為方便,大大方便了多種功能的使用。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彈管式固定結構,包括一彈性的片狀本體以及對稱設于該片狀本體相對的兩端部的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該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的軸線均垂直于該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所在直線,且該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能夠分別沿其軸線相對所述片狀本體旋轉。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能夠分別沿其軸線相對所述片狀本體旋轉的結構為:在所述片狀本體相對的兩端部的同一側分別設有一C形環,所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分別套設于該定位環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能夠分別沿其軸線相對所述片狀本體旋轉的結構為:在所述片狀本體相對的兩端部的同一側分別形成一對凸耳,該凸耳內分別可拆卸固定一圓柱銷,所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分別套設于所述圓柱銷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片狀本體的中心部位設有定位安裝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安裝孔至少為兩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彈管式固定結構通過片狀本體的固定鎖緊而產生彈性形變使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分別產生沿著其安裝平面方向相互遠離,從而實現踢腳線安裝固定,其不僅結構簡潔,而且安裝、拆卸和更換均很方便,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可以適用于家居裝潢、電梯以及廣告牌等多種場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片狀本體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片狀本體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形變后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所述踢腳鈑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
1——片狀本體????????????2——第一圓管
3——第二圓管????????????4——C形環
5——凸耳????????????????6——圓柱銷
7——定位安裝孔
11——墻壁或圍墻?????????12——上翻邊
13——下翻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作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如圖1、2所示,一種彈管式固定結構,包括一彈性的片狀本體1以及對稱設于該片狀本體相對的兩端部的第一圓管2和第二圓管3,該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的軸線均垂直于該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所在直線,且該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能夠分別沿其軸線相對所述片狀本體旋轉。
如圖1、3所示,上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能夠分別沿其軸線相對所述片狀本體旋轉的結構為:在所述片狀本體相對的兩端部的同一側分別設有一C形環4,所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分別套設于該定位環內。
如圖2、4所示,上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能夠分別沿其軸線相對所述片狀本體旋轉的結構為:在所述片狀本體相對的兩端部的同一側分別形成一對凸耳5,該凸耳內分別可拆卸固定一圓柱銷6,所述第一圓管和第二圓管分別套設于所述圓柱銷內。
在上述兩種結構的片狀本體的中心部位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安裝孔7,本實施例為3個,當然也可以只設置一個線接觸的定位槽。
該彈管式固定結構在安裝使用前,需要在墻壁或圍墻11上預留(螺釘)孔來定位,其次將該管式固定結構通過所述片狀本體中心孔由自攻螺釘或鎖緊螺釘固定(預緊)在預留孔內。第一圓管或第二圓管會緊壓所安裝的平面,并沿著安裝平面反相轉動或滑動。最后安裝踢腳鈑:先將上翻邊12插進安裝平面(墻壁或電梯的圍壁)和第一圓管2之間,該第一圓管會繞C形環或圓柱銷側面轉動,然后再用力壓住踢腳鈑下翻邊13處,第二圓管3使片狀本體1發生形變,直至第二圓管卡入到踢腳鈑的下翻邊13方孔內,使踢腳鈑和所安裝面緊密固定。如圖7所示。在需要拆卸時,先用力按下下翻邊13處的第二圓管,然后用力翻轉踢腳鈑,使其離開安裝平面,再用力拔出另一端的踢腳鈑或裙鈑即可,非常方便。同時,可預先在踢腳鈑空間內放置燈飾或線路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云娟,未經潘云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76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