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結合劑、由該結合劑制成的金剛石復合截齒以及復合截齒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7652.1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1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盧燦華;張濤;竇明;劉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00 | 分類號: | B22F1/00;B22F7/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73264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結合 制成 金剛石 復合 以及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結合劑,其特征在于,該結合劑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組成:Co粉?95~99%、TiC粉0.5~3%、Si粉0.5~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結合劑,其特征在于,所述TiC粉與Si粉的粒徑為35~40nm,所述Co粉的粒徑為18~22nm。
3.一種由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結合劑制成的金剛石復合截齒,所述復合截齒包括硬質合金球齒基體以及依次設置在基體上的第2過渡層、第1過渡層和金剛石聚晶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剛石聚晶層的原料組成為:金剛石粉93~97?wt%和納米結合劑3~7wt%。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剛石復合截齒,其特征在于,各層的重量百分比為:金剛石聚晶層55~65%、第1過渡層15~20%和第2過渡層20~25%。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剛石復合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過渡層的原料組成為:金剛石粉55~65wt%、碳化鎢粉30~35wt%、納米結合劑5~10wt%。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剛石復合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該第2過渡層的原料組成為:金剛石粉25~35wt%、碳化鎢粉55~60wt%、納米結合劑10~15wt%。
7.如權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金剛石復合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球齒基體的原料組成為:碳化鎢粉86.5~87.5wt%、鈷粉12.5~13.5wt%。
8.如權利要求3-6任一所述金剛石復合截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組裝:將金剛石聚晶層、第1過渡層、第2過渡層的原料分別混勻,然后依次鋪入球形鉬杯中,放入硬質合金球齒基體,扣上鉬杯蓋,形成復合體組件;
2)預壓:把復合體組件放入鋼制預壓模內,置于液壓機上壓制,壓力10MPa;
3)真空處理:預壓后將復合體組件置于真空燒結爐中,在≤3×10-4Pa的真空條件下于600~750℃保溫處理1.5~3小時;
4)高溫高壓燒結:將真空處理過的復合體組件置于合成組裝塊內,用六面頂壓機在溫度為1400~1500℃、壓力為6~7GPa的條件下合成15~35min。
9.如權利要求7所述金剛石復合截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行星式球磨機對金剛石聚晶層、第1過渡層、第2過渡層的原料進行混勻,操作時物料與磨球的重量比為1∶1.5~3,同時向球磨罐中充入液氮,物料和磨球總體積與液氮的體積比為1∶1;行星式球磨機參數:公轉40~60?r/min,自轉70~100?r/min,球磨時間5~20小時。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金剛石復合截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料前先將所述納米結合劑置于氫氣還原爐中在600~750℃下還原處理1.5~3h;混料前對所述金剛石份進行凈化處理:將金剛石粉先用25~45%的氫氧化鈉水溶液煮沸5~10min,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后再用王水煮沸5~10min,蒸餾水洗滌至中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765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