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蘇淮豬育肥期配合飼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7419.3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5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宏;崔世貴;吳榮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威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4;A23K1/16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0 | 代理人: | 韓曉斌 |
| 地址: | 22300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蘇淮豬 育肥 配合 飼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豬養殖的飼料,尤其涉及一種蘇淮豬育肥期配合飼料,屬于生豬飼料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蘇淮豬”是在新淮豬基礎上進一步導入瘦肉型大約克血統,運用“廣選、快穩”改良群體繼代選育法,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手段,歷時12年選育而成,于2011年3月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新品種審定(農01新品種證字第18號)。該品種含25%淮豬血統和75%大約克豬血統,遺傳性能穩定,既保留了淮豬的耐粗飼、肉質優的特性,又有大約克豬生長快、瘦肉較多的優點,且毛色全黑,因其肉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蘇淮豬育肥期配合飼料,根據蘇淮豬育肥期階段(120-210日齡)的生理特點、生活習性和自然規律,通過優化飼料組份,使飼料符合蘇淮豬育肥期階段生長要求,達到成活率高、料肉比低、增重快、降低成本、肉質優良、健康安全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飼料由以下組分質量百分比組成:東北玉米37.37,碎米3.00,麩皮9.00,豆粕10.90,松針粉3.00,棉粕4.00,酒糟2.00,米糠27.00,石粉1.00,磷酸氫鈣0.27,食鹽0.26,濃縮酶0.02,香味劑0.03,甜菜堿0.10,質量濃度50%氯化膽堿0.05,中草藥添加劑1.00,預混料1.00,合計100%。
其中,上述預混料由以下組分重量百分比組成:?維生素A?0.20,維生素B2?0.25,維生素B6?0.15,維生素B12?0.03,維生素C?2.20,維生素D3?0.02,維生素E?1.00,維生素K3?0.04,泛酸鈣?0.11,煙酸?0.20,生物素?0.10,一水硫酸亞鐵?3.33,堿式氯化銅0.1,一水硫酸鋅?2.78,一水硫酸錳?0.62,質量濃度1%的碘?0.30,質量濃度1%的硒?0.30,抗氧化劑0.50,沸石87.77,合計100%。
其中,中草藥添加劑有以下組分重量百分比組成:大桉葉15,姜花12,肉桂12,甘草20,大蒜15,黃芪13,香櫞13,合計100%。
其中,抗氧化劑為乙氧基喹啉。
本發明飼料的制備方法依豬配合顆粒飼料常規加工方法制成。
本發明飼料的喂飼階段為蘇淮豬商品豬120日齡至210日齡,飼喂方法為自由采食。
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技術效果:
(1)本發明依據蘇淮豬商品肥育豬的生理生長特點設計,豬易采食,胴體膘厚適中,肌間脂肪高,肉色鮮紅,肉感清香,肥而不膩。
(2)本發明所采用的原料及添加劑不含有任何違禁的農藥和化學藥品成分,安全可靠。
(3)本發明在飼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松針粉,富含動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同時含有豐富的黃酮、激素、萜類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質,能有效的刺激蘇淮豬商品豬的食欲,促進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節省飼料,降低成本,提高飼料利用率,加速生長發育,增加瘦肉率,改善豬肉品質,增強抗病力,減少胃腸道疾病、維生素缺乏癥的發生。
(4)本發明添加的中草藥制劑為大桉葉、姜花、肉桂、甘草、大蒜、黃芪、香櫞,采取自然晾干,研磨至100目粉狀,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富含植物蛋白、微量元素、維生素、多糖類、鞣質、氨基酸、多肽及未知生長因子、多種生物活性成分等,具有保健增肉、驅蟲止瀉,糞便除臭等功能,可進一步增加肌肉間脂肪、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色和豬肉品質,增強抗病力。
(5)本發明提高維生素E的添加量,可防止細胞膜脂質的氧化而保護肌肉細胞的完整性,從而抑制肌漿液通過肌肉細胞膜的外滲,提高豬肉的系水力,保持豬肉細膩香溢,提高豬肉的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是對本發明技術解決方案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威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華威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74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