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房顫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97025.8 | 申請日: | 2013-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57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惠國華;周瑤;邵拓;趙七月;黃潔;周于人;詹玉麗;楊月;李晨迪;陳靜;李穗霞;鄭海霞;王敏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46 | 分類號: | A61B5/04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房顫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心電圖(ECG)信號分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從心電信號中準確提取房顫特征的便攜式房顫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人體由竇房結發出的一次興奮,按一定的途徑和進程,依次傳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個心臟的興奮;因此,每一個心動周期中,心臟各部分興奮過程中出現的電變化傳播方向、途徑、次序和時間等都有一定的規律。這種生物電變化通過心臟周圍的導電組織和體液,反映到身體表面,使身體各部位在每一心動周期中也都發生有規律的電變化。將測量電極放置在人體表面的一定部位記錄出來的心臟電變化曲線,就是臨床上記錄的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房顫患者的體表心電中包含反映患者心房活動的信號,例如心房顫動波中蘊含著豐富的有關患者心房特征結構及病理生理狀況的信息,在臨床上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總的發病率為0.4%,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次/分至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以達到100次/分至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
我國大規模調查研究顯示房顫患病率為0.77%。盡管房顫不像室顫一樣直接引起患者的死亡,但房顫時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惡化,導致心功能損害和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合并血栓栓塞將大大增加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目前,由于找不到跟蹤房顫的狀態變化和治療效果的有效測試方法,房顫的治理基本上都是基于臨床試錯法,導致治療效率的下降。
但是,閱讀心電圖,并根據波形的變化做出判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常常會由于醫生資質及經驗的不足而出現心電圖的判讀錯誤。
中國專利授權公開號:CN101785669A,授權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公開了一種心電信號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信號提取步驟,同時提取被測者的心電信號和聲音信號;心電信號檢測步驟,處理所述心電信號,以得到心電信號特征參數,并依據標準限值判斷所述心電信號特征參數是否在標準限值范圍內,若在所述標準限值范圍內,則結束所述心電信號檢測,若不在所述標準限值范圍內,則進入聲音信號檢測步驟;以及聲音信號檢測步驟,處理所述聲音信號,并判斷所述聲音信號是否異常,如果正常,則確定所述心電信號特征參數不在標準限值范圍內,如果異常,則所述心電信號特征參數不在所述標準限值范圍內的結果待定。不足之處是,該發明功能單一,不能用于提取房顫特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房顫特征難以捕捉,檢測過程長,診斷準確性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從心電信號中準確提取房顫特征的便攜式房顫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攜式房顫檢測裝置,包括殼體,設于殼體內的控制器、存儲器、ECG檢測器,設于殼體上的報警器、右腿檢測電極、右臂檢測電極和左臂檢測電極;所述控制器分別與ECG檢測器、存儲器和報警器電連接,右腿檢測電極、右臂檢測電極和左臂檢測電極分別與ECG檢測器電連接。
如圖1(a)為正常人的心電圖,圖1(b)為房顫患者的心電圖;由圖1(b)所示,房顫患者的心電圖通常表現為: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規則的f波和心室率絕對不齊。其中,心室率絕對不齊大多數是由房顫引起的。
但是,心電圖上無P波,但也無清楚的f波,多因心房明顯擴大和嚴重纖維化導致f波極小,不易發現。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心內電生理檢查,才能確定其屬于房顫、心房部分麻痹或心房麻痹。
因此,通常的房顫診斷需要一個復雜的檢測過程,根據心電圖還不能做出房顫診斷,需要繼續進行一系列的后續檢測,才能做出是否為房顫的診斷。
而房顫發生時需要及時診治,否則將會產生嚴重結果,甚至會失去生命。
本發明的便攜式房顫檢測裝置可以隨身攜帶使用,患者可以隨時檢測心電信號,控制器將檢測到的數字心電信號輸入隨機共振模型中,使隨機共振模型產生共振;控制器利用公式計算隨機共振模型的輸出信噪比,控制器計算激勵噪聲為1至250dB范圍內的輸出信噪比的平均值SNR平均;控制器計算SNR最大值,控制器計算|SNR最大值-SNR平均|;當SNR平均≤W1,并且|SNR最大值-SNR平均|≤W2,則控制器控制報警器發出安全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大學,未經浙江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70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紫外線蠶絲纖維面料
- 下一篇:一種包裝盒的底盒制作設備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