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Cu-Cu2O核殼鐵磁性納米顆粒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6659.1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1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華;解新建;程雅慧;李好博;劉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1/02 | 分類號: | B22F1/02;C23C14/35;C23C14/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cu sub 鐵磁性 納米 顆粒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Cu-Cu2O核殼鐵磁性納米顆粒的方法,主要是通過磁控濺射技術控制Cu顆粒和Cu2O殼層來形成Cu-Cu2O核殼結構,從而調節其磁化強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Cu在自然界有兩種常見的氧化物,赤銅礦Cu2O和黑銅礦的CuO。Cu2O是銅的低化合價氧化物,具有正八面立方晶體結構,是一種重要的p型氧化物稀磁半導體母體材料。氧化物稀磁半導體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研究領域,它同時利用載流子的電荷和自旋特性,所以在自旋電子學器件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用于自旋量子阱發光二極管、自旋p-n結二極管、磁隧道效應晶體管、自旋場效應晶體管、量子計算機等新型自旋電子器件。與傳統器件相比,這類自旋電子學器件具有非揮發性、穩定性好、集成度高、耗電量低、處理速度快等優點,在信息通訊、國防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在常見的氧化物稀磁半導體母體材料中(如ZnO,TiO2等),p型的材料是很難獲得的,而Cu2O為天然的p型半導體,故可以直接與n型材料形成p-n結,這就決定了Cu2O在氧化物稀磁半導體材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應用價值;此外Cu2O還有良好的光電性能,其禁帶寬度在2.0-2.5eV,可用于制造Cu2O基的肖特基太陽能電池及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如發明201110150153.0(一種氧化鋅/氧化亞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所描述的。
對氧化物稀磁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最主要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其室溫鐵磁性。研究發現,通過在Cu2O母體中摻雜金屬元素,可以產生鐵磁性,當前國內外已經對Cu2O進行了Mn,Fe,Ni,Co,V和Al等金屬摻雜的研究。然而摻雜的方法對制備工藝要求較高,摻雜量控制較困難,不利于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如果能使Cu2O在不摻雜的情況下產生鐵磁性,則對制備自旋電子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在Cu2O材料的制備方面,目前主要采用化學方法或磁控濺射等技術進行制備。如文獻:[林龍,人工晶體學報,39,1221],[Pierson,Applied?Surface?Science,210,359(2003)],[Hailing?Zhu,Thin?Solid?Films,517,5700(2009)]等均采用磁控濺射法制備出了純的Cu2O材料;文獻[KINOSHITA,Japanese?Journal?of?Applied?Physics,6,656(1967)]對水熱法制備純Cu2O進行了研究。此外,也有少量制備Cu-Cu2O核殼結構的報道,如文獻[Ruey-Chi?Wang,Acta?Materialia59,822(2011)]采用電子束蒸發的方法制備出了Cu-Cu2O核殼結構,而在這些方法中制備的Cu-Cu2O中沒有發現鐵磁性。
本發明則提供了一種新的制備Cu-Cu2O的核殼結構鐵磁性的納米顆粒的方法,該方法是直接利用磁控濺射技術制備出具有鐵磁性的Cu-Cu2O納米顆粒,不需要摻雜任何其它金屬元素。其中Cu顆粒作為核出現,它的周圍被Cu2O所包裹形成殼體。這種方法制備出的Cu-Cu2O核殼結構納米顆粒與現有的核殼結構Cu-Cu2O納米顆粒相比具有更多的界面面積和缺陷濃度,并且容易通過調節制備工藝來調節缺陷濃度,從而達到增強鐵磁性的效果。此外,這一方法與前面通過摻雜來實現Cu2O鐵磁性的方法比較起來,更加簡單,成本也相對降低,且工藝參數控制容易,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制備Cu-Cu2O核殼結構鐵磁性納米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濺射的方法制備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納米顆粒,其中Cu顆粒作為核,它的周圍被Cu2O所包裹形成殼體,該結構的納米顆粒具有鐵磁性。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66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纖的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自動剝肋滾絲機上下傳動輪的選用方法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