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囊緩沖回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96017.1 | 申請日: | 2013-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5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皮本樓;張建華;史江;王佳南;李紅薇;張曉磊;蘇富海;劉文會;王求生;秦建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F9/05 | 分類號: | F16F9/05;F16F9/512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囊 緩沖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天地面試驗回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囊緩沖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深空探測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特征,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其中大型運載器成為深空探測的一個熱點和難點。隨著探測距離的增加,需要將更大更重的探測器發射升空,需要更大噸位的運載火箭。大型運載器在研制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地面試驗,如助推器分離試驗、級間分離試驗等等,而著落緩沖技術是這些試驗中的一個關鍵技術,能夠保證試驗過程中模型的安全與完好,并能重復多次試驗,以考核分離機構的可靠性。
目前的地面緩沖裝置主要有泡沫、海綿和緩沖氣囊三種。其中緩沖氣囊是最有效的一種緩沖裝置,緩沖性能優于前兩者。一般地,緩沖氣囊在工作時,與地面有相當大的反作用力接觸面積,受壓縮的行程大,因而緩沖的加速度峰值小,緩沖效果明顯;它一旦工作,其整個緩沖工作過程自動完成,可靠性較高。特別是在緩沖過程中,緩沖過載可控具有較大的優越性,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前景。然而,由于大型模型在試驗過程中的運動情況復雜,著陸點和著陸姿態的精確控制相對較難,緩沖過載限制嚴格,因此對緩沖氣囊的設計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已有的緩沖氣囊難于達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囊緩沖回收裝置,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氣囊緩沖回收裝置,該裝置外部為圓柱形氣囊體,其內部通過六個氣室隔墻均分為六個氣室,相鄰氣室通過氣孔連通,每個氣室的外部的氣囊體上均安裝有排氣機構。
所述排氣機構由彈簧和鋁板組成,當氣囊體內部壓力大于彈簧的設定拉力時,彈簧被拉伸,鋁板離開氣囊體,氣囊體內部的氣體排出,反之鋁板與氣囊體封閉。
每個氣室的外部的氣囊體上還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
本發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所述一種氣囊緩沖回收裝置,首次使用在助推器分離試驗中,成功地解決大尺寸、大質量和大沖量分離體回收難題,大大節省了型號任務研制經費和周期,并保證在回收過程中分離體收到的過載沖擊可控,試驗完畢后,體積小,占用空間少,便于設備的存放和管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氣囊緩沖回收裝置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氣囊緩沖回收裝置俯視圖;
圖中:1、排氣機構;2、氣室隔墻;3、氣囊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氣囊緩沖回收裝置的外部為圓柱形氣囊體3,其內部通過六個氣室隔墻2均分為六個氣室,相鄰氣室通過氣孔連通,每個氣室的外部的氣囊體3上均安裝有排氣機構1,每個氣室的外部的氣囊體3上還均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排氣機構1由彈簧和鋁板組成,當氣囊體3內部壓力大于彈簧的設定拉力時,彈簧被拉伸,鋁板離開氣囊體,氣囊體3內部的氣體排出,反之鋁板與氣囊體3封閉。
該裝置工作時:在緩沖前氣囊體3密閉并充滿氣,并達到預定的工作壓力。緩沖時氣囊體3受到外力的壓縮,氣囊體3內壓力升高,在此過程中逐步吸收能量,同時被緩沖物體減速。氣囊體3在囊內壓力升到設定值后,排氣機構1打開向外排氣,泄去能量并抑制反彈,每次的沖擊過載在許可范圍內。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測量緩沖過程中氣囊體3內部的壓力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60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行星輪系液力變矩器
- 下一篇:一種開坯機動力部分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