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4784.9 | 申請日: | 2013-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7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曹汛;華夏;閆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 地址: | 21009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深度 遮擋 判斷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參考視圖的深度圖;
(2)對所述深度圖的所有灰度值所對應的像素個數進行統計,繪制深度直方統計圖;
(3)對所述深度直方統計圖進行包絡檢測,繪制出初始包絡圖;
(4)對所述深度直方圖的初始包絡圖進行鄰域平滑濾波,再繪制濾波后的包絡圖;
(5)對所述濾波后的包絡圖進行峰值檢測,找出分峰位置;
(6)對所述濾波后的包絡圖,根據所述分峰位置,標記出各深度層,對所述深度層兩兩做差,找出最小深度層間隔;
(7)獲取虛擬視圖,確定待渲染的虛擬視圖的位置;
(8)計算得到所述虛擬視圖相對于所述參考視圖的距離,根據計算得到的距離,利用所述最小深度層間隔計算出最小平移尺寸,即最小深度層間隔在虛擬視圖上引起的位置平移的值;
(9)對獲得的虛擬視圖進行空洞檢測,找出所有空洞,計算空洞的對角線長度;
(10)利用所述最小平移尺寸作為閾值,并與上述空洞的對角線長度進行比較,判斷空洞的類型,從而對不同的圖像空洞類型分別采用不同的空洞填補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設定分峰閾值,把大于分峰閾值的分峰位置作為一個深度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找出最小深度層間隔后設定深度閾值,比較最小深度層間隔和深度閾值的大小:
如果最小深度層間隔大于深度閾值,則取最小深度層間隔作為參數;
如果最小深度層間隔小于深度閾值,則取大于深度閾值的最小深度層間隔作為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中,最小平移尺寸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為最小平移尺寸;k2是虛擬視點的相機的內參矩陣;[R,T]是真實視點的相機的外參矩陣;D是該像素點在真實相機視點的深度變化;x用以表示像素點在真實視點的圖像坐標系的坐標;k1是真實視點的相機的內參矩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中判斷空洞的類型:對于空洞的對角線長度大于閾值的空洞,是遮擋引起的空洞,而對于空洞的對角線長度小于閾值的空洞,是量化誤差引起的空洞。
6.一種實現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深度層的遮擋判斷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
深度直方圖統計模塊,用于生成原始視圖的深度直方統計圖,統計不同灰度值所對應的像素個數;
包絡圖計算模塊,將得到的深度直方統計圖進行包絡檢測和鄰域平滑濾波,生成平滑、分峰明顯的統計包絡圖;
深度層計算模塊,檢測出上述包絡圖的分峰,并通過預先設定的閾值舍去一些具有干擾性質的分峰,將剩余的分峰處理為深度層,并將深度層兩兩做差,得到最小深度層間隔;
空洞大小計算模塊,根據原始視圖和虛擬視圖的位置關系,以及上述的最小深度層間隔以及對極幾何方法,計算出最小平移尺寸和空洞的對角線長度;
空洞大小判斷模塊,利用上述最小平移尺寸作為閾值,根據空洞的對角線長度,在虛擬視圖中對空洞類型進行判斷和區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478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