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農藥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3849.8 | 申請日: | 2013-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8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游竟維;楊新成;趙偉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汎鍶科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J3/02;G01J3/4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趙根喜;李昕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藥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檢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紫外光與白光來達到檢測與校正的農藥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今社會中,由于消費者意識的抬頭,在食品安全衛生上,特別是蔬菜類、水果類的農藥殘留問題已是眾所矚目的焦點。而對于其所導致的人身安全焦慮,更是促使世界各國對農產品安全檢驗有更嚴格的要求,農產品輸出國對于輸出農產品品質監控將更為重要。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的市場具有龐大潛力,具推估市場規模可達數十億元產值。
傳統化學農藥依照化學結構主要可分九大類,分別是有機磷劑、有基氮及雜環化合物、氨基甲酸鹽劑、合成除蟲菊精類、尿素系、三唑系、三氮井系、苯氧酸系、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等;其中,有機磷劑對哺乳動物的急性毒性最強,其次是氨基甲酸鹽劑。對于這兩類農藥的檢測方法中,可作為手持式快速檢測的大致可分為電化學-酶抑制法及儀器分析法-熒光光譜檢測兩類。其中酶抑制法(中國臺灣專利編號I325497及M376764)是利用有機磷與氨基甲酸酯類對膽堿酯酶類有抑制作用,而抑制率與其濃度正相關,而可來判斷是否有農藥殘留的情況,但此方法在一般分析過程中需在恒溫37攝氏度,且酶的保存是一大問題;中國臺灣專利編號I323342及美國專利US7,304,741B2揭露一種熒光快速檢測法,此系統具有快速且簡單的農藥殘留的檢測功能,但是其檢驗的準確性、可靠度卻是一大問題。
因此,本案發明人認為實有必要開發出一種新的農藥檢測裝置,使其可有效的提高檢驗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與目的:
綜觀以上所述,在現有技術中,普遍存在著以電化學-酶抑制法或熒光快速檢測法來檢測出農藥的殘留量,但電化學-酶抑制法須在37℃的恒溫下檢測,而熒光快速檢測法雖然能快速的檢測出,但其準確性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藥檢測裝置,其利用紫外光來激發殘留于待測物表面的農藥產生熒光,然后以白光光束來校正待測物表面的反射因子,不僅能快速的檢測出農藥的殘留量,還能使農藥殘留量檢測的準確性大為增加。
本發明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提供一種農藥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殘留于一待測物上的一農藥殘留量,農藥檢測裝置包含一外殼本體、一光源模塊、一聚焦掃描系統、一微型光譜儀以及一控制開關。外殼本體具有一透明窗口;光源模塊設置于外殼本體內,且光源模塊包含一白光光源、一長波紫外光光源以及一中波紫外光光源。白光光源用以投射一白光光束,白光光束沿一第一光學路徑投射至透明窗口;長波紫外光光源,用以投射一UVA光束,UVA光束沿一第二光學路徑投射至透明窗口;中波紫外光光源,用以投射一UVB光束,UVB光束沿一第三光學路徑投射至透明窗口。
聚焦掃描系統設置于外殼本體內,且第二光學路徑與第三光學路徑穿過聚焦掃描系統。微型光譜儀設置于外殼本體內,且微型光譜儀與透明窗口之間具有一第四光學路徑。控制開關設置于外殼本體并電性連接于白光光源、長波紫外光光源、中波紫外光光源以及聚焦掃描系統。
其中,使用者通過控制開關控制光源模塊將白光光束、UVA光束與UVB光束經由透明窗口分別投射至待測物上,而微型光譜儀沿第四光學路徑接收自待測物反射的光束,借以分析出殘留于待測物的農藥殘留量。
由上述必要技術手段所延伸的一附屬技術手段為,農藥檢測裝置還包含一第一濾光片、一第二濾光片以及一第三濾光片,第一濾光片設置于第四光學路徑上;第二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長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二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二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四光學路徑;第三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中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三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三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四光學路徑。
由上述必要技術手段所延伸的一附屬技術手段為,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濾光片與第四光學路徑間之的夾角為45度。
由上述必要技術手段所延伸的一附屬技術手段為,第一光學路徑穿過聚焦掃描系統。較佳地,農藥檢測裝置還包含一第一濾光片、一第二濾光片以及一第三濾光片,第一濾光片設置于第一光學路徑上;第二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長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二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二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一光學路徑;第三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中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三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三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一光學路徑。此外,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濾光片與第一光學路徑間的夾角為45度。
本發明對照現有技術的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汎鍶科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汎鍶科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38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翻頁式英語點讀機
- 下一篇:車輛入庫引導系統和車輛出庫引導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