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阮琴托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3125.3 | 申請日: | 2013-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0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常匯雯;王今;朱麗姝;齊瑤;劉清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匯雯 |
| 主分類號: | G10D3/18 | 分類號: | G10D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阮琴托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樂器配件,尤其是一種帶有弧形托板的中阮琴托。
背景技術
中阮不僅是民族樂隊彈撥樂聲部中的重要的中音樂器,也是一件出色的獨奏樂器。現有的中阮結構包括琴頭、琴頸、琴弦、音窗、音品、琴碼、鼓形琴箱體、發音板等,演奏時鼓形琴箱體支撐在演奏者腿上。因為琴頭、琴頸較重,所以演奏時鼓形琴箱體容易打滑,使演奏者左胳膊負擔增加,左手的壓力增大,長此以往演奏者容易產生疲勞以及相應人體關節的慢性勞損。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演奏者常常拿一塊普通的塑料或泡沫塑料板,通過兩面膠帶粘到鼓形琴箱體的外側,用來防止鼓形琴箱體在腿部打滑,這樣的結構使用時不牢固,不舒服,雙面膠帶容易污損琴體;而且因為不同廠家生產的中阮琴鼓的尺寸略有不同,同一塊板有時不能適用于各種型號的中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狀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方便地把琴固定在演奏者腿上,能在不同的中阮上通用的一種中阮琴托。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的中阮琴托結構包括U形卡,U形卡結構包括兩塊中間板相鄰設置,兩塊中間板分別與與兩塊側板活動連接,每塊側板上設置兩個弧形小爪;兩塊中間板上分別設置一塊弧形托板。
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底部設置通孔,元寶螺絲穿過通孔連接兩塊弧形托板。
所述的中間板和側板之間通過合頁相連接。
所述的中間板和側板之間連接方式是門臼式。
所述的弧形托板與中間板是連為一體的。
所述的弧形托板與中間板之間是通過插接口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U形卡內側設置防磨損絨布。
本發明的中阮琴托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本發明設計科學,制作簡單,成本低;本發明的弧形托板依據人體工學原理進行設計,適應演奏者腿形,起到固定作用,這樣就充分解決了演奏者因琴打滑而帶來的左胳膊、左手易疲勞,易患關節慢性勞損的缺點。本發明不影響琴體的發音,不影響演奏;不破壞琴體的完整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附圖1是一種中阮琴托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一種中阮琴托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一種中阮琴托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一種中阮琴托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中間板,2、側板,3、弧形托板,4、元寶螺絲,5、合頁,6、絨布。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中阮琴托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中阮琴托,結構包括U形卡,U形卡整體形狀是帶弧度的,并與中阮鼓形箱體外側相適應,U形卡結構包括兩塊中間板1相鄰設置,兩塊中間板1分別與與兩塊側板2活動連接,每塊側板2上設置兩個弧形小爪。弧形小爪作用可以在本發明使用時使中阮琴托緊扣在中阮鼓形琴箱體的外側,使U形卡固定于上、下發音板之間;弧形小爪與上、下音板上的裝飾線條相吻合,但不與發音板接觸,這樣就可以使本發明在使用時不會影響中阮的音質,音準。兩塊中間板1上分別設置一塊弧形托板3。兩塊弧形托板3成流線形、弧形突起。弧形托板3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相應的弧度,弧形托板3底部可以設置在中間板1中間位置,也可以設置在中間板1的靠近邊緣處。弧形托板3在使用時弧形內側靠在演奏者的腿上,能夠起到支撐固定作用,防止琴打滑。
所述的弧形托板3的底部設置通孔,元寶螺絲4或螺栓穿過通孔連接兩塊弧形托板3。????
所述的中間板1和側板2之間通過合頁5相連接。
所述的中間板1和側板2之間連接方式是門臼式。
中間板1與側板2之間活動連接可以調節U形卡成不同弧度,以適合不同廠家不同尺寸的琴。
所述的弧形托板3與中間板1之間是連為一體的。
所述的弧形托板3與中間板1之間是通過插接口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U形卡內側設置防磨損絨布6。這樣可以防止磨壞琴體。
本發明的中阮琴托材料可以選用注塑件,也可以選用木頭或鐵制材料。
不同演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彈琴習慣任意調整適合自己的使用位置。本發明適合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尺寸的中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匯雯,未經常匯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31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