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產品自動排列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2864.0 | 申請日: | 2013-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0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郝用興;馬子領;李立峰;張太萍;侯艷君;馬得朝;龐彥杰;楊松偉;郝亦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6 | 分類號: | B65G47/2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王金 |
| 地址: | 450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產品 自動 排列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子產品有序排列的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電子產品行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撐之一,各種電子產品也逐漸普及到家庭。在制造過程中一些比較簡單、單一的工序,如對姿態各異、位置雜亂的電子產品進行有序排列,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而降低了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人工長時間單一重復的工作不僅降低了生產效率而且容易使工人產生精神疲勞從而發生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對姿態各異、位置雜亂的電子產品進行有序排列的產品自動排列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產品自動排列機構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對轉防擠裝置和用于輸送產品的傳送帶,對轉防擠裝置包括對稱間隔設置的一對旋轉面呈弧形的轉動件,弧形轉動件旋轉弧的圓心角小于90度,該對轉動件位于傳送帶上方且與傳送帶的距離小于待排列產品的厚度,朝向來料一側的該對轉動件與傳送帶圍成V型進口;所述V型進口最窄處圓弧切線方向與傳送帶運動方向平行,該對轉動件的最小間距大于等于待輸送產品寬度;所述兩個轉動件均由驅動裝置驅動;在所述V型進口處,所述一對轉動件的轉動方向與待排列產品的輸送方向相反;所述一對轉動件外緣處的切向速度均不高于所述傳送帶的輸送速度;所述一對轉動件沿傳送帶的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機架通過懸桿連接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位于傳送帶中心線的上方;所述懸桿與其下方傳送帶之間的間距大于待排列產品的厚度,所述分流柱與其下方傳送帶之間的間距小于待排列產品的厚度并使待排列產品由分流柱兩側進入所述V型進口;所述分流柱距離兩轉動件的距離均為待排列產品對角線的1.0-1.5倍。
所述兩個轉動件的轉速不同,分為快速轉動件和慢速轉動件;快速轉動件外緣的切向速度為傳送帶速度的0.7-1.0倍,慢速轉動件的轉速為快速轉動件轉速的1/3-1/2。
所述對轉防擠裝置的一對轉動件之間的最小間距大于等于待輸送產品寬度。
所述對轉防擠裝置產品流出一側的機架上與所述V型進口相對應設有導向槽;以產品的輸送方向為前向,所述傳送帶或者延伸至導向槽的前方,或者終止于導向槽的后方;當傳送帶延伸至導向槽前方時,導向槽與其下方傳送帶的距離小于其產品的厚度;所述導向槽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導向槽的槽寬由后向前逐漸變窄,導向槽后端寬度比對轉防擠裝置的兩個轉動件間的最小間距寬1-2毫米,導向槽前端寬度比產品寬度寬0.5-1毫米。
所述轉動件為轉動輪。
所述兩個轉動件均為扇形皮帶,所述扇形皮帶的圓心角小于90度。
所述驅動裝置為可調速電機。
所述導向槽通過導向槽支架連接在機架上,導向槽支架上設有用于調節導向槽寬度的調節螺母。
?
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便于制造和使用。本發明能夠使雜亂無章的電子產品在通過V型進口之后形成統一的有規律的排序,通過調節兩個轉動件的轉速和兩轉動件的間距可以適應不同要求,不同姿態的電子產品的排序,減少人為操作排序的工序,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本發明功率小、易拆卸、易安裝,實用性好,可以整體融入電子產品行業中,用較少的成本、穩定的效果滿足現代電子產品順序排列的功能,為電子產品進一步的檢測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分流柱處于電子產品首先進入的V型進口的中間(傳送帶中心線位置),用于在遇到電子產品臨時堆積時對電子產品進行分流,引導電子產品順利通過V型進口。
通過驅動裝置控制轉動件的轉速可以滿足不同工況下電子產品的排序作業,以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所述的導向槽是能夠儲存已經大致排序的電子產品,并通過調節導向槽兩端的大小(即導向槽槽壁兩端的寬度)來實現電子產品的進一步精確定位,方便電子產品后續的操作。
根據電子產品的不同,調整兩個轉動件之間的距離(兩轉動件的最小間距略微大于或等于待輸送產品寬度)從而達到對不同電子產品進行順序排列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二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以產品的輸送方向為前向,反向則為后向。本發明主要用于排列長方體形的電子產品。
實施例一
圖1中傳送帶2上的直線箭頭所示方向為傳送帶的輸送方向,圖1中兩轉動件處的弧形箭頭所示方向為轉動件的轉動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未經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28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