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明基材及含有該透明基材的透明導電元件及光學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2391.4 | 申請日: | 2013-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50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唐根初;唐彬;董繩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光學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11 | 分類號: | G02B1/11;H01B5/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鄧云鵬 |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明 基材 含有 導電 元件 光學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透明基材及含有該透明基材的透明導電元件及光學器件。
背景技術
觸摸屏是一種顯著改善人機操作界面的輸入設備,具有直觀、簡單、快捷的優點。觸摸屏在許多電子產品中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比如手機、PDA(個人數字助理)、多媒體、公共信息查詢系統等。
觸摸屏通常是由面板玻璃和導電玻璃組件成組通過透明光學膠貼合而成。導電玻璃組件在玻璃基片上一面鍍有透明導電層。光線穿過透明材料時,因為存在光的折射和反射而使得最終透過透明材料的光線發生一定的損耗。由于透明導電層的折射率與玻璃的折射率相差較大,光線在這兩者的界面間發生明顯的反射及折射,因此,觸摸屏的透過率進一步下降,影響光線的透過。隨著技術進步,用戶對電子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子設備中所用導電材料的透光性影響用戶體驗,因此低反射、高透過的透明導電元件需求日益明顯。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低反射率的透明基材及含有該透明基材的透明導電元件及含有該透明基材的光學器件。
一種透明基材,包括:
本體,為透明襯底;及
微納結構,形成于本體一表面,所述微納結構包括多個納米尺寸的凸起,所述多個凸起間隔分布于所述本體的表面上,每一凸起的結構尺寸小于可見光波長,每一所述凸起的表面的折射率呈連續梯度變化。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納結構還包括底涂層,所述底涂層設于所述凸起與所述本體的表面之間,所述底涂層設于所述本體的表面上,所述凸起間隔分布在所述底涂層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涂層與所述凸起為一體成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納結構為凹版印刷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納結構為UV壓印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起為圓錐型、半橢球型、圓臺型中的一種或幾種的復合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本體的厚度為0.02mm~0.7mm,所述凸起的直徑為50nm~400nm,所述凸起的高度為100nm~400nm,相鄰兩所述凸起間的距離為50nm~500n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凸起的直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涂層的厚度為0.5μm~4.5μm。
一種透明導電元件,包括:
上述的透明基材;及
透明導電層,相對于所述微納結構設于所述透明基材的另一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導電層的材料為氧化銦錫,所述氧化銦錫中氧化銦和氧化錫的重量份配比為90:10~99:1。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導電層的厚度為10~30nm。
一種光學器件,包括上述的透明基材。
上述透明基材中,本體的表面設有微納結構,并且每一凸起的結構尺寸小于可見光波長時,則光波無法辨識出該凸起結構。因此使透明基材的表面的折射率沿深度方向呈連續變化,可減小由于折射率急劇變化所造成的反射現象。因此微納結構具有較好的光學減反射作用。
并且,而采用上述結構的透明基材,當具有折射梯度的微納結構陣列的一側與另一光學元件堆疊接觸時,因為微納結構陣列呈凹凸結構,每一凸起的結構尺寸小于可見光波長,使得光波無法辨識出該微納結構,同時凸起相互間的間隔較小,因此接觸時空氣間隙間的反射光線不會相互干涉,因此可以有效減弱牛頓環現象。
含有上述透明基材的光學器件具有較高的光透過率,較低的反射率,光線利用率較高,因此可以提高光學器件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透明導電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透明基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凸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的凸起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所示的凸起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所示的凸起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3所示的凸起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1所示的透明基材的制作方式圖;
圖9為圖1所示的透明基材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所示的透明基材的制作方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光學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光學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23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三芯光纖的馬赫曾德干涉儀
- 下一篇:海洋原位反符合屏蔽γ能譜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