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合一咖啡機的漏斗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1513.8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1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建剛;曾永春;熊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1/10 | 分類號: | A47J31/10;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鄒濤 |
| 地址: | 5283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合一 咖啡機 漏斗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二合一咖啡機,特別是一種二合一咖啡機的漏斗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二合一咖啡機能夠制作沖泡壓力咖啡與滴漏咖啡,但是,傳統二合一咖啡機采用分開的釀造系統,只是將滴漏咖啡系統與沖泡壓力咖啡釀造系統進行簡單的拼合于一臺機上,其具有以下顯著的幾個缺點:1)沖泡滴漏咖啡時間長,達到10分鐘以上才能沖泡10杯咖啡;2)溫度偏低,普遍滴漏咖啡的溫度均在76℃~82℃之間;3)體積大:因其為兩個分開的獨立釀造系統,拼合在一起而造成整機體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的二合一咖啡機的漏斗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二合一咖啡機的漏斗結構,包括設置在機身上的托架,其結構特征是托架上設置有壓力咖啡釀造機構和滴漏咖啡釀造機構,托架上還設置有與發熱煲相通的出水口。
所述壓力咖啡釀造機構包括設置在托架上的第一裝配槽,出水口設置在第一裝配槽的上方,第一壓力咖啡漏斗的外周設置有第一凸緣,第一壓力咖啡漏斗旋入托架中,第一凸緣插裝在第一裝配槽內;
或者,
所述壓力咖啡釀造機構包括設置在托架上的第一裝配槽,出水口設置在第一裝配槽的上方,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外周設置有第二凸緣,第二壓力咖啡漏斗旋入托架中,第二凸緣插裝在第一裝配槽內。
所述第一裝配槽和第一凸緣各為二個以上,第一裝配槽和第一凸緣分別間隔設置;
或者,所述第一裝配槽和第二凸緣各為二個以上,第一裝配槽和第二凸緣分別間隔設置。
所述第一壓力咖啡漏斗上設置有手柄;或者,所述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外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擋板。
所述滴漏咖啡釀造機構包括設置在托架上的第二裝配槽,滴漏咖啡漏斗上設置有第三凸緣,滴漏咖啡漏斗插入托架中,第三凸緣插裝在第二裝配槽內。
所述第二裝配槽位于第一裝配槽的外側;出水口設置在第二裝配槽的上方。
所述滴漏咖啡漏斗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二裝配臺階,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擋板擱置在第二裝配臺階上。
所述滴漏咖啡漏斗內設置有漏斗,該漏斗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裝配臺階,該第一裝配臺階壓接在第二裝配臺階上,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擋板擱置在第一裝配臺階上。
所述托架內設置有漏斗支架、過濾片和沖泡頭密封圈,過濾片設置在漏斗支架中,沖泡頭密封圈包接在漏斗支架的外側,漏斗支架、過濾片和沖泡頭密封圈位于出水口的下方且位于第一裝配槽和第二裝配槽的上方。
本發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后,可以進行滴漏咖啡漏斗與第一壓力咖啡漏斗、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互換,來進行滴漏咖啡與壓力咖啡沖泡。
本發明中的第二壓力咖啡漏斗可以直接放置在滴漏咖啡漏斗內,故而減小了產品的包裝體積,降低了成本。
本發明由于整機體積的縮小,極大的挖掘了歐美乃至全球消費者人群的潛在需求,其采用沖泡滴漏咖啡與壓力咖啡共用同一個釀造頭和發熱煲,極大的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咖啡淬取的濃度及淬取時間,大大的節約電能,符合現代快節湊生活及環保理念。
本發明通過設置在托架上的同一個沖泡腔以及滴漏咖啡漏斗與第一壓力咖啡漏斗、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互換就能實現滴漏咖啡與壓力咖啡沖泡,其具有簡單合理、性能可靠、操作靈活方便、安全程度高、制作成本低易用性強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實施例使用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A-A向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6為滴漏咖啡漏斗和濾網組裝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滴漏咖啡漏斗和濾網組裝后的局部剖切示意圖。
圖8為第二實施例使用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9為第二實施例使用時的主視局部剖切示意圖。
圖10為圖8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2為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第二壓力咖啡漏斗的俯視示意圖。
圖14為圖13中的B-B向剖面圖。
圖15為圖10的仰視示意圖。
圖16為第二壓力咖啡漏斗與滴漏咖啡漏斗組裝后的立體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15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端頭開槽螺栓的配套扳手
- 下一篇:感溫包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