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添加中藥材的純種藥紅曲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1401.2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3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學;羅芳;李麗;吳正云;楊俊;羅頌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G3/02 | 分類號: | C12G3/02;C12J1/00;A23L1/238;A23L1/27;A61K47/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劉雙蘭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添加 中藥材 純種 紅曲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添加中藥材的純種藥紅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紅曲菌的固態培養
取保藏斜面的紅曲菌菌種接種于固體斜面培養基上,固體斜面培養基pH值為4.5~5.0,于溫度25~30℃條件下培養7~10天,挑選無染菌、菌落茁壯的紅曲菌固體斜面備用,或于溫度4℃條件下保存15~30天待用;
(2)紅曲菌的液態培養
將步驟(1)的紅曲菌固體斜面轉接至液體培養基內,液體培養基pH值為4.5~5.0,于溫度121℃下滅菌20分鐘;再于溫度25~30℃下靜置培養5~7天后,挑選無染菌、菌體量多的紅曲菌液體種子備用,或于溫度4℃條件下保存15~30天待用;
(3)中藥材的預處理
a.中藥藥汁的熬制
采用傳統中藥炮制法,將所用中藥材切割至小塊并稱重,其重量計為m;之后加入5~10倍m重量的冷水,浸泡40~60分鐘;然后大火煮沸后再小火微沸熬煮50~60分鐘,趁熱以4~8層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得到中藥藥汁,其體積計為v,所用中藥藥汁的濃度為m/v,將該藥汁于溫度2~8℃條件下保存備用;
b.中藥藥粉的制備
用粉碎機將所用中藥材粉碎,過18目篩子得到中藥藥粉,于溫度2~8℃條件下保存備用;
(4)大米的預處理
選取品質優良的大米,將其除雜、淘洗2~4遍,再冷水浸泡1~2小時,瀝干水后蒸至米粒熟透、無白心、不黏手,其水分含量為30~35%,得到顆粒分明、有彈性的蒸米,再將蒸米攤涼至30~35℃備用;
(5)拌料與接種
向步驟(4)中的蒸米接入步驟(2)所得紅曲菌液體種子3~10%(v/w),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藥汁或中藥藥粉,對接入紅曲菌液體種子和添加中藥藥汁或中藥藥粉的蒸米進行翻拌,使其混合均勻得到培養物,將培養物堆積,蓋上4-10層無菌紗布;
(6)純種藥紅曲的培養
將步驟(5)混合均勻的培養物于溫度30~38℃、濕度90~99%條件下堆積培養,總的培養時間為72~144小時,期間翻拌2~3次,每次翻拌后應重新堆積培養;并在培養過程中進行分段補水處理,培養結束后,將培養物翻勻鋪平,在溫度不高于40℃條件下干燥24~48小時,即制得中藥材純種藥紅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中藥藥汁的添加量應根據所用中藥材的重量m和熬制的中藥藥汁體積v計算出的濃度m/v進行添加,添加的中藥藥汁所含該藥材重量應為蒸米重量的0.05~1%(w/w)。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中藥藥粉的添加量應為蒸米重量的0.05~1%(w/w)進行添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培養過程中進行分段補水處理,應視培養物的干燥程度和紅曲菌的生長情況進行分段補水1~2次。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補水的時間是當培養物的水分含量低于20%~30%時;且當絕大部分的培養物變紅時即可進行第一次補水。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補水其每次補水量為接種時蒸米重量的5~15%(v/w)。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材選自紅景天、或西洋參、或白芍中的任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14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