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拉鉚機構以及一種拉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0512.1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70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威;顧福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時代金屬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5/50 | 分類號: | B21J1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株洲市醴***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構 以及 方法 | ||
1.一種拉鉚機構,用于對拉鉚螺母(7)進行拉鉚變形,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頂住所述拉鉚螺母(7)的壓緊座(5);
推力座(4);
拉桿(6),所述壓緊座(5)與所述推力座(4)均可繞所述拉桿(6)轉動地套設于所述拉桿(6)上,并且,所述推力座(4)與所述壓緊座(5)之間螺紋連接,此外,所述拉桿(6)上靠近所述壓緊座(5)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拉鉚螺母(7)的第一內螺紋適配的第一外螺紋,同時,所述拉桿(6)上靠近所述推力座(4)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對所述推力座(4)進行軸向限位的軸向限位結構,所述推力座(4)與所述軸向限位結構之間可相對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座(5)用于頂住所述拉鉚螺母(7)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正六邊形外壁(5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座(4)上設置有第二正六邊形外壁(4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限位結構為焊接于所述拉桿(6)上的螺母(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座(4)與所述軸向限位結構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座(4)上設置有第二內螺紋(41),所述壓緊座(5)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內螺紋(41)適配的第二外螺紋(5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螺紋(51)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內螺紋(41)的長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拉鉚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設于所述拉桿(6)上的拉桿座(2),所述推力軸承(3)與所述軸向限位結構分別位于所述拉桿座(2)的兩側,所述拉桿座(2)上設置有臺階孔,所述臺階孔中直徑較小的通孔與所述拉桿(6)適配,所述臺階孔中直徑較大的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外螺紋(51)的直徑。
9.一種拉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權利要求中1所述的拉鉚機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拉鉚螺母(7)擰到拉桿(6)的第一外螺紋上;
步驟二:將擰好的所述拉鉚螺母(7)放入鉚接孔中;
步驟三:令壓緊座(5)頂住所述拉鉚螺母(7),同時保持所述壓緊座(5)位置不變;
步驟四:擰轉推力座(4),令所述推力座(4)壓緊軸向限位結構從而帶動所述拉桿(6)沿軸向移動,直至所述拉鉚螺母(7)完成拉鉚變形;
步驟五:反向擰轉推力座(4);
步驟六:扭轉拉桿(6),使所述拉桿(6)退出所述拉鉚螺母(7)。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訴的拉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三中,令壓緊座(5)頂住所述拉鉚螺母(7)時,用第一扳手固定住所述壓緊座(5);并且,在步驟四中,用第二扳手擰轉推力座(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時代金屬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株洲時代金屬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051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