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90102.7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5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韓云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云朋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17;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6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材 接管 成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材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在市政排污管道建設中,為減少污水滲漏,保護地下水源和土壤不受污染,大量的推廣使用大口徑塑料排水管。
目前市場上排水管主要有鋼帶增強聚乙烯(PE)螺旋波紋管、聚乙烯塑鋼纏繞排水管、雙平壁塑鋼排水管、硬聚氯乙烯(PVC-U)塑鋼復合纏繞管、聚乙烯或硬聚氯乙烯雙壁波紋管、硬聚氯乙烯加筋管、增強聚丙烯(FRPP)模壓管、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A型、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B型、螺旋纏繞波紋管等等。其中除個別管子本身生產時具有接頭裝置外,大多數都不具備接頭裝置,這樣就給管子施工帶來很多不方便,造成施工標準不一、施工費用高等,管子生產廠家、工程隊迫切需要解決、完善管子的連接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包括管材進給單元、設置于所述管材進給單元一側的管件成型模具單元、與所述管件成型模具單元相連接的擠出注塑單元;所述管件成型模具單元包括平臺機架,設置于所述平臺機架上的芯模、由進退機構驅動的用于在管材進到芯模預定位置后將管材鎖緊由所述擠出注塑單元進行注塑的外模;所述外模上設有用于所述擠出注塑單元進行注塑的注塑口。
所述外模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芯模的上、下端的上模與下模,所述上模與下模分別連接上模進退機構與下模進退機構。
所述上模進退機構與下模進退機構為液壓系統或電動絲桿系統。
所述芯模為固定芯模或可伸縮進退芯模。
所述可伸縮進退芯模連接芯模進退系統,所述芯模進退系統與所述芯模之間設有芯模導向裝置。
所述芯模進退系統為液壓系統或電動絲桿系統。
擠出注塑單元包括至少一臺擠出注塑機。
所述擠出注塑機為單螺桿擠出注塑機或雙螺桿擠出注塑機。
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連接可靠、強度高、成本低,節約材料和人力,制造管件工藝完美、效率高、質量好、類型多樣、一機多用,具有很高的使用和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的管材進給單元與管件成型模具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的擠出注塑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參見圖1-2所示,一種管材連接管件的成型裝置,包括管材進給單元、設置于所述管材進給單元一側的管件成型模具單元、與所述管件成型模具單元相連接的擠出注塑單元;所述管件成型模具單元包括平臺機架,設置于所述平臺機架上的芯模13、由進退機構驅動的用于在管材71進到芯模13預定位置后將管材71鎖緊由所述擠出注塑單元進行注塑的外模;所述外模上設有用于所述擠出注塑單元進行注塑的注塑口。
具體的,所述管材進給單元包括管材放置平臺21,調節所述管材放置平臺21到合適高度的升降系統22以及將管材放置平臺21上的管材71送入至管件成型模具單元的芯模預定位置的進給系統23。
所述管材放置平臺不但可以上下調節移動,縱向進給移動,而且也可以橫向左右調節移動,從而可適應不同規格管材的連接件的加工需要,可以是采用電動、氣動、液壓或其他任何形式的驅動方式進行驅動以實現上述移動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外模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芯模的上、下端的上模41與下模31,所述上模41與下模31通過相應的固定裝置分別連接上模進退機構43與下模進退機構33。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41、下模31與上模進退機構43、下模進退機構33之間對應設有上模導向裝置42、下模導向裝置32。
所述上模導向裝置42、下模導向裝置32與所述固定裝置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合二為一設置。
所述上模41、下模31通過所述上模進退機構43、下模進退機構33以及上模導向裝置42、下模導向裝置32完成進退功能。
所述上模進退機構43與下模進退機構33可以是液壓系統,或電動絲桿系統,或是其它或以實現前述進退功能的現有技術下的進退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外模也可以是設計整體結構,還可以設計其它的分體結構,如分別設置于所述模芯13左右端面的左模、右模的結構,具體的結構不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云朋,未經韓云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010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餾程用雙路紅外液位跟蹤裝置
- 下一篇:構建測序文庫的方法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