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加空氣能集熱的水源熱泵熱水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89598.6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1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溫筱茜;海濤;林波;韋俊強;何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比迪光電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J2/00 | 分類號: | F24J2/00;F24J2/0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明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30031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空氣 能集熱 水源 熱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熱水器,特別是一種太陽能加空氣能集熱的水源熱泵熱水器。
背景技術
常規的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集熱板經過循環泵與集熱水箱直接相連,通過循環加熱,使熱水箱內的水溫逐步提升到可供洗浴的溫度。為保證太陽能不足時也有熱水供應,水箱還配置有輔助熱源。輔助熱源使用較多的是空氣能熱泵機組,因為它比較節能。輔助熱源通常設置在下午沒有太陽時才投入工作,以免影響太陽能的吸收。如果太陽的輻射量小,集熱水箱的水溫較低,而輔助熱源投入的時間又過短時水箱里的水就達不到額定溫度,對用戶的用水會產生不良影響。
常規的水源熱泵熱水器使用地下水、地表水或流經地埋管的水作為水源,輸入到水源熱泵的蒸發器,然后通過水源熱泵的冷凝器制備熱水。
經檢索,已有的太陽能熱水器的發明中,還沒有采用太陽能加空氣能集熱的水源熱泵熱水器的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加空氣能集熱的水源熱泵熱水器,將太陽能集熱和空氣能集熱后的溫水作為水源送到水源熱泵機組的蒸發器,利用水源熱泵機組的熱提升后由水源熱泵機組的冷凝器再輸送熱水到熱水箱制備熱水。由于有太陽能集熱板加上空氣源換熱器,即使在沒有太陽時,也能利用空氣能制備熱水,以保證用戶的熱水需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法實現的:
????一種太陽能加空氣能集熱的水源熱泵熱水器,由水源熱泵機組,集熱循環泵,空氣能換熱器,太陽能集熱板,加熱循環泵,熱水箱,旁通閥組成?。水源熱泵機組的蒸發器出口經過集熱循環泵連接到空氣能換熱器,再連接到太陽能集熱板,然后返回水源熱泵機組的蒸發器入口。
空氣能換熱器的出入口連接有旁通閥,太陽能集熱板的出入口連接有旁通閥。
本發明將太陽能集熱和空氣能集熱后的溫水作為水源送到水源熱泵機組的蒸發器,利用水源熱泵機組的熱提升后由水源熱泵機組的冷凝器再輸送熱水到熱水箱制備熱水。水源熱泵機組工作的時段與太陽能吸熱時段相同,它利用太陽能和空氣能集熱的循環水作為水源,不但不會影響太陽能熱量的吸收,還能提高吸收太陽能和空氣能的效率,提高總能效比。太陽能和空氣能的吸熱量越大,熱泵機組的能效比就越高。該熱水器具有太陽能集熱板加上空氣源換熱器,即使在沒有太陽時,也能利用空氣能制備熱水,以保證用戶的熱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的描述:
本太陽能加空氣能集熱的水源熱泵熱水器,由水源熱泵機組1,集熱循環泵2,空氣能換熱器3,太陽能集熱板4,加熱循環泵5,熱水箱6,旁通閥7、8組成。
本發明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如下:附圖1中,水源熱泵機組1的蒸發器的出口經過集熱循環泵2連接到空氣能換熱器3的入口,空氣能換熱器3的出口連接到太陽能集熱板4的入口,太陽能集熱板4的出口連接到水源熱泵機組1的蒸發器的入口;熱水箱6的下端出口通過加熱循環泵5連接到水源熱泵機組1的冷凝器入口,水源熱泵機組1的冷凝器出口連接到熱水箱6上部入口;旁通閥7連接在空氣能集熱器的出口和入口之間,旁通閥8連接在太陽能集熱板的出口和入口之間。
熱水器工作時,水源熱泵機組1的蒸發器的低溫冷水通過集熱循環泵2送到空氣能換熱器3吸收空氣的熱量,再通過太陽能集熱板4吸收太陽能的熱量,然后送回水源熱泵機組1的蒸發器入口。水源熱泵機組1利用蒸發器吸收到的熱量,通過內部壓縮機的熱提升,使冷凝器中產生高溫,由加熱循環泵5將熱水箱6下方的水輸送到冷凝器中吸熱,再由冷凝器出口輸送到熱水箱6的上部。旁通閥7,8均關閉時,熱水器同時使用空氣能和太陽能集熱;旁通閥7打開,旁通閥8關閉時,僅利用太陽能集熱;旁通閥8打開,旁通閥7關閉時,僅利用空氣能集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比迪光電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大學,未經廣西比迪光電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95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冷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多點位智能控制吸排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