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以測量旋轉表面溫度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8933.0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8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朱佳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佳奇 |
| 主分類號: | G01K7/02 | 分類號: | G01K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以 測量 旋轉 表面溫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溫度測量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可以測量旋轉表面溫度的裝置,也是一種表面溫度計。
背景技術
表面溫度計是溫度計中的一個分類,是專門用于測量固體表面溫度,影響其測量精度的因素除傳感器性能外,還包括表面溫度計測量端結構設計。測量旋轉表面溫度的方式主要以無接觸方式為主,大多使用不同構造的無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測量溫度,如日本專利JP58224013,JP61046309等,但其經常會容易受環境干擾而不可靠,如水、蒸汽、灰塵、高溫以及振動。臺灣專利TW201036726則是在工作滾子靜止后再用接觸式溫度計測量工作滾子表面溫度,這是由于現行使用的表面溫度計在測量旋轉表面時存在以下缺陷:1、傳感器測量面與被測受熱面直接接觸的同時,傳感器另一面往往受環境空氣或連接柄處其他材料的傳熱影響,散熱較快,導致溫度測量與被測熱表面實際溫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從而大大降低表面溫度測量精度。2、在測量旋轉表面時由于傳感器表面與被測溫度表面相互摩擦造成表面溫度計測量頭的磨損并產生額外的熱量。
發明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測量旋轉表面溫度的高精度且具有較高使用壽命的溫度計。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以測量旋轉表面溫度的裝置,包括熱電偶、溫度測量頭、第一保溫層、第二保溫層、手柄,熱電偶先后貫穿手柄、中心保溫層、中心導熱層,熱電偶感溫頭與中心導熱層頂端齊平且與溫度測量頭緊密接觸,手柄、中心保溫層、中心導熱層互相剛性機械連接,溫度測量頭與中心導熱層可動接觸,第一保溫層與中心保溫層可動接觸,第一保溫層同溫度測量頭、第二保溫層相互可動接觸,第一保溫層較溫度測量頭突出,第一保溫層頂端與第二保溫層通過彈簧連接,在第一保溫層一周均勻開設二個以上螺栓孔,溫度測量頭與第二保溫層采用通過螺栓孔的螺栓固定連接,螺栓孔直徑大于螺栓直徑,第二保溫層側面與手柄通過軸承連接,第二保溫層上端通過平面推力軸承同手柄連接。
溫度測量頭與中心導熱層可采用相同熱超導體或熱良導體,如金、銀、銅、鐵、鋁或鉛等金屬。
第一保溫層與中心保溫層采用相同熱絕緣體,如聚酰亞胺、聚丙烯或聚酰胺。
手柄、中心保溫層、中心導熱層采用卡扣粘合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一、不使用時第一保溫層較測量頭突出,起到保護測量頭的目的;
二、當測量物體表面溫度時,緊壓本發明裝置,第一保溫層上移直至測量頭充分接觸被測物表面,保溫層阻止了測量頭熱量的外散從而排除了外界溫度的干擾,熱電偶與測量頭上表面緊密接觸迅速測量出所處溫度,以此大大提高測量精度;
三、在測量旋轉平面時,測量頭與被測物表面充分接觸,通過第二保溫層側面同手柄之間的軸承和上端同手柄之間的推力軸承的作用隨被測表面旋轉,消除了由于相互摩擦造成的磨損和產生的熱量,從而提高測量精度的同時增加了溫度計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裝置的總體結構剖面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其中1.溫度測量頭,2.第一保溫層,3.第二保溫層,4.軸承,5.手柄,6.平面推力軸承,7.彈簧,8.中心保溫層,9.螺栓,10.中心導熱層,11.熱電偶,12.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佳奇,未經朱佳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89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變壓吸附流程
- 下一篇:家用電器及其檔位檢測裝置、灶具與抽油煙機的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