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板的軋制板形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88615.4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4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溫利軍;劉海濤;戴鑫;吳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28 | 分類號: | B21B37/28;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包頭市專利事務所 15101 | 代理人: | 莊英菊 |
| 地址: | 014010 內***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板 軋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板的軋制板形控制方法,特別是厚度14~25mm、屈服強度高于500MPa的鋼板,屬于軋鋼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板形控制方法,以強調控制鋼板的凸度為主,主要是通過改變支撐輥、工作輥的輥形來改變輥縫形狀,達到改變鋼板板形的目的。近年來隨著冶金材料科學的發展,鋼水純凈度提高,強調通過細化晶粒來達到改善鋼板綜合力學性能的目的。為充分細化鋼板的晶粒,往鋼板里添加了微量元素Nb,尤其是屈服強度大于500MPa的鋼種,添加鈮的目的是使鋼板在軋制時能夠采用非再結晶控軋,軋完后,在奧氏體晶粒內部聚集大量的變形帶和形變能,增加形核位置,達到細化相變后鐵素體晶粒的目的。采用非再結晶控軋工藝生產時一般需配合控冷工藝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為此一般采用非再結晶控軋工藝軋完的鋼板,都需進行層流冷卻,將形變奧氏體快速冷卻到所需的相變溫度。進行層流冷卻時,若鋼板不平,水在鋼板表面的流動就不均勻,導致鋼板冷卻不均,鋼板冷完后會出現嚴重的不均勻變形,矯直機無法矯平,使鋼板不平度超標,鋼板判廢。同時由于鋼板冷卻不均勻,鋼板各處的相變溫度不一樣,造成組織不均勻,力學性能存在較大差異,影響鋼板使用。
鋼里添加鈮后,由于第二階段軋制采用非再結晶控軋,鋼板加工硬化現象比較明顯,即使鋼板的凸度控制完全合適,軋完后鋼板的板形也成瓦楞狀,鋼板嚴重不平,終軋溫度越低,這種現象越明顯,直接影響軋后鋼板的冷卻效果。
專利號“CN??101811141?A”提高了一種控制鋼板浪形等缺陷的控制方法,該方法是將最后一個道次設定為空過道次,輥縫略大于鋼板厚度,當鋼板經過時,對板形缺陷進行改善。由于最后一個道次是空過道次,且空過速度在1~3米/秒之間,速度較慢,通過時間較長,對于薄一些的鋼板溫降較大,為保證軋后鋼板的冷卻效果,鋼板的實際終軋溫度即有壓下量的最后一道次溫度會提高,實際終軋溫度提高對改善鋼板性能不利。另外這種方法不適于采用自動控制系統軋鋼的寬厚板軋機,采用自動軋鋼的軋機,控制系統確認的鋼板位置完全是根據輥道速度、軋制力等參數來確定的,實際生產中由于鋼板與輥道之間打滑,導致鋼板的實際運行速度常常比輥道速度低,這樣系統根據輥道速度計算的鋼板位置與實際鋼板位置不符,系統認為鋼板已完全通過機架了,輥縫開始重新壓下,而實際鋼板卻仍在機架里,由于空過輥縫設置的余量很小,操作員往往來不及手動干預,導致壓下螺絲帶鋼壓下,會出現設備安全事故;最后,由于最后一個道次沒有壓下量,無法徹底消除厚度較薄的高強鋼軋制過程中出現的類似瓦楞板的不良板形,影響鋼板的平直度和外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鋼板的軋制板形控制方法,特別是屈服強度高于500MPa的,板厚在14~25mm規格鋼板的軋制板形平直度問題,以使鋼板軋制板形平直,冷卻均勻,鋼板最終板形良好,機械性能均勻。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包括如下控制步驟:要求鋼板采用控制軋制,在精軋軋制階段鋼板的二次待溫厚度為2~3.5倍成品鋼板厚度,設定合適的精軋軋制道次數,限制精軋最后兩道次鋼板軋制的絕對壓下量。
所述的精軋軋制道次數為6個道次。
所述的限制精軋最后兩道次鋼板軋制的絕對壓下量為:14mm≤厚度≤20mm厚鋼板精軋軋制最后兩道次的壓下量控制在0.5~1.0mm之間;20mm<厚度≤25mm厚鋼板精軋軋制最后兩道次的壓下量控制在0.8~1.1mm之間。
采用本發明的軋制方法,第二階段前4個道次可以以較大的壓下量進行軋制,只需控制最后兩個道次的壓下量就可以控制好板形,最后兩個道次主要是減少了單道次的道次壓下量,一般來說,中間坯在輥道上待溫后,上下表面的的溫度不一樣,在軋制過程中由于機架除鱗水、軋輥的影響、側噴水的影響導致鋼板上下溫差進一步加大,在軋制時由于屈服強度大于500MPa的鋼都是非再結晶控軋,這樣由于上下表面的溫度不一樣,結果導致鋼板軋制后厚度方向上下部分的加工硬化程度不同,即內應力大小不均勻,當不均勻應力超過材料屈服強度時,鋼板就發生塑性變形,導致板形不好,不平度大。而最后兩道減少壓下量后,雖然鋼板厚度方向上下部分溫差依然存在、軋制后上下表面的加工硬化程度仍然不同、仍然存在不均勻的內應力,但由于總壓下量小,變形程度小,內應力小,鋼板厚度方向的上下應力偏差低于材料的屈服強度,軋制后的鋼板不會發生塑性變形,因此不會出現軋后鋼板板形不良的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86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細香辛料濃漿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濕法球磨聯合酶法提取黑豆多肽的方法





